剛剛,巴基斯坦要向我國采購40架殲35戰機上了熱搜。事實上,在巴印戰爭爆發后的這些天,關于巴基斯坦購買中國殲35的討論就不斷,內網有不少,外網也有不少。結果,大消息果然跟著來了。
有消息稱,巴基斯坦已經開始就向中國采購40架殲-35隱身戰斗機展開實質性談判。若交易達成,這將成為中國第五代戰機首次實現批量出口,也意味著中巴兩國在防務合作領域邁出具有戰略意義的新步伐。殲35戰機,相比殲10戰機那可是先進一代,全世界最先進的隱身戰機之一,應該是全世界最先進的隱身艦載機。這筆交易如果真的達成,40架估計要上百億美元。
那么問題來了:這筆天價訂單,我們到底該不該接呢?
一、為什么是殲-35?
殲-35,作為中國航空工業近年來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一款定位為中型多用途隱身戰斗機的產品,具備較強的空戰與對地打擊能力,同時也支持艦載部署(如用于福建艦航母)。相比殲-20這樣的重型隱形戰機,殲-35在成本、維護難度和部署靈活性上更適應中小國家空軍的實際情況。
對于巴基斯坦而言,當前其空中力量正處于更新換代的關鍵階段。盡管仍有約70余架美制F-16服役,但這些機型大多服役時間太久,作戰效能在逐年下降,距離退役已經不遠了。而印度近年來則頻繁引進法國“陣風”、俄制蘇-30MKI以及啟動國產AMCA項目,甚至引入美國MQ-9B無人機等先進裝備,雖然這次巴印戰爭巴基斯坦空軍明顯占優,但這也必然引起印度的獲得五代機的強烈愿望,以及加強防空反導的能力等。
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急需一款性價比高、具備較強綜合作戰能力的新一代戰機,以維持區域平衡。殲-35無疑是目前最現實的選擇。
二、中巴關系的歷史基礎
中巴友誼素有“鐵桿兄弟”之稱。幾十年來,雙方在政治、經濟、安全等多個層面形成了高度互信的戰略合作關系。特別是在軍事裝備方面,從早期的強-5、殲-7到梟龍戰機JF-17的聯合研制,再到近年的殲-10CE出口,中巴已構建起一條成熟、穩定的軍貿通道。
這種合作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建立在共同地緣利益和相互戰略支持基礎上的伙伴關系。巴基斯坦選擇中國,是對中國軍工技術實力的信任;而中國愿意提供先進裝備,也是對巴基斯坦長期友好立場的積極回應。
三、國際反應不可避免,關鍵是中國賣不賣
當然,這筆交易一旦落實,必將引起西方特別是美國的高度關注。美方一直視印太地區為遏制中國戰略擴張的重點區域,而巴基斯坦作為美國曾經的盟友,與中國走得過近本身就令其不安。
如果這件事是真的,那么美國很可能會通過外交渠道施壓,也可能借助“制裁”或“軍售限制”手段試圖阻撓這筆交易。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任何國家都無法單方面決定另一個主權國家與其他國家發展防務關系的權利。而且,巴基斯坦不太可能聽美國的。中國的立場一向明確:我們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接受外部干涉。只要交易合法合規,符合兩國各自的安全需求,我們就應當堅定推進。
那么,中國到底會不會賣呢?客觀而言,從中長期看,只要巴基斯坦買,中國一定會賣。原因很簡單,中國希望南亞穩定就必須維持戰略平衡,巴基斯坦在軍事上擁有一定優勢就是關鍵中的關鍵,所以長期看中國必賣。但是,由于中國還沒有大規模裝備殲-35,所以這個達成協議的時間和交付的時間卻并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殲35首先還是裝備福建艦航母,福建艦航母至少需要三四十架,我國后續航母也還需要,考慮到殲35生產線的建設周期,其實留給出口的產能并不多,所以正常情況下巴基斯坦很難在5年內獲得殲35。但是,未來產能起來了,是一定會出售,但現在雙方完全可以先展開談判,這種項目僅談判估計都需要一兩年。
四、賣還是不賣?答案很清晰
綜合來看,這筆交易對中國而言不僅是一筆商業訂單,更是對“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實際體現。出售殲-35有助于鞏固中巴關系,拓展中國高端軍貿市場影響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全球軍備格局的多元化發展。當然,更重要的是維護南亞的和平與穩定,巴基斯坦在平衡印度方面具有戰略意義。
所以,如果說中巴就殲35已經展開談判,這個消息不一定可信,因為時間太短了。但是,考慮到殲20戰機是重型殲擊機,是大殺器,我們在未來一定時間里向外出售可能性不高。但是,殲35這款戰機未來中國是必然會把這款戰機對外銷售的,那么巴基斯坦就是第一批潛在客戶,再考慮到現在的形勢,中巴也許還沒開始談,但雙方的這個意向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