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美關系正處在一個風起云涌的當口,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兩個大國之間的一舉一動。有人說,我國之所以敢跟美國“硬碰硬”,是因為我們誤判了美國的實力,認為它正在走下坡路??墒聦嵳媸沁@樣嗎?
仔細看看過去幾年中美之間的幾次大交鋒——G2提議、南海爭端還有貿易戰——我們會發現,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不是我國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是美國低估了我們的實力和決心。
中國誤判了美國正在衰落?三大交鋒表明,其實是美國誤判了中國
中美關系歷史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那時候兩國關系還算得上“蜜月期”。改革開放剛起步,我國經濟底子薄,美國呢,正忙著當冷戰勝利者,滿世界推廣它的那一套。從建交到上世紀90年代,兩國合作多過競爭,美國對我們的政策主要是“接觸”,想把我國拉進它的國際體系里。可到了冷戰結束,美國成了“獨霸天下”的超級大國,態度也開始變了,尤其是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騰飛,綜合國力蹭蹭上漲,美國對我們的警惕心就越來越重。
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發現自己獨大的日子沒那么好過了,而我國卻在危機中穩住了陣腳,還抓住了機會搞產業升級。從那時候起,美國對華政策從“接觸”轉向了“遏制”,各種限制措施接連出臺,想把我國的崛起勢頭摁下去。可我們呢?始終堅持走和平崛起的路子。
過去幾十年,我國靠著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GDP從1978年的3679億元躍升到2023年的126萬億元,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如此,我們還在全球治理上頻頻發力,氣候變化、扶貧減貧這些大事兒上都有我國的身影。
中國誤判了美國正在衰落?三大交鋒表明,其實是美國誤判了中國
美國看我們的眼光卻變了味兒,總覺得我國的崛起威脅了它的老大地位。于是乎,從經濟到軍事,再到科技,雙方開始頻頻過招。可這些交鋒里,美國真就看準了我國的底牌嗎?
三大交鋒的分析
G2提議:美國想拉我們“入伙”,卻沒看透我們的底線
2005年,美國有個經濟學家叫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個“G2”概念,說是中美兩國應該一塊兒管全球事務。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經濟摔了個大跟頭,奧巴馬政府覺得這主意不錯,2009年就正式拋出了橄欖枝,想拉我國一起當“全球二把手”。
美國想讓我們接受它的游戲規則,比如限制產業升級、開放金融市場,甚至在國際事務上當個“副手”。
中國誤判了美國正在衰落?三大交鋒表明,其實是美國誤判了中國
2009年,我國公開表態,不接受這種“綁架式合作”。發展是硬道理,主權更是底線。G2看著是“平等合作”,其實是美國想給我們套上枷鎖,限制我們的上升空間。結果呢,美國沒想到我們會拒絕得這么干脆,以為憑著它的經濟影響力就能壓服我們。這就暴露了美國的一個誤判——它低估了我國對獨立自主的堅持,以為我們會甘心當個“跟班”。
南海爭端:美國想用硬實力壓我們,沒算準我們的決心
2016年,菲律賓搞了個所謂“南海仲裁案”,海牙仲裁庭裁決否定了我國在南海的“九段線”主張。美國一看機會來了,立馬派軍艦搞“航行自由”行動,想給我們施壓。我們直接在南海舉行大規模海軍演習,派出了包括航母在內的大批艦艇,擺明了態度。領土主權的事兒,沒得商量。
美國這邊呢,一邊派軍艦耀武揚威,一邊還想著通過軍事壓力逼我們讓步??蓪嶋H情況是啥?我們的海軍實力這幾年突飛猛進,國產航母下水、052D驅逐艦批量服役,南海的戰略布局早就不是當年那個樣子了。
2016年7月,中美海軍高層還通過熱線溝通,避免了沖突升級。美國一看硬碰硬占不到便宜,也只能收斂點。美國又誤判了。它以為我們在南海問題上會退縮,沒料到我們捍衛主權的意志這么硬,實力也這么強。
中國誤判了美國正在衰落?三大交鋒表明,其實是美國誤判了中國
貿易戰:美國想打壓我們經濟,反倒暴露了自己的短板
最后說說貿易戰。2018年,特朗普上臺沒多久,就對我國揮起了關稅大棒,加征了幾千億美元商品的關稅,說是要遏制我國經濟崛起。美國算盤打得挺響,以為我們經濟靠出口,尤其是對美出口,肯定扛不住這波沖擊??山Y果我們沒像美國想的那樣“跪”,反而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首先,我們擴大了貿易伙伴圈。2020年,歐盟超過美國成了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緊隨其后。其次,我們加速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像5G、新能源這些領域,華為、中興這樣的企業硬是頂住了美國的封鎖。
中國誤判了美國正在衰落?三大交鋒表明,其實是美國誤判了中國
到2020年底,美國一看關稅戰沒達到預期,反而自家企業叫苦連天,通脹壓力還上來了。這場貿易戰,美國本來想讓我們經濟“斷奶”,結果發現我們的韌性和適應能力超出了它的想象。2023年,我國經濟增速依然保持在5%以上,出口總額達到3.59萬億美元,美國的如意算盤又落空了。
三大交鋒,G2、南海、貿易戰,每一次美國都以為能占上風,可每一次都證明,它沒摸準我國的脈。
美國誤判中國的表現
美國一直有個老觀念,覺得我國經濟就是靠出口廉價商品、干低端制造業吃飯的,產業升級沒啥大能耐。可這幾年,事實狠狠打了它的臉。拿新能源來說,我國光伏產業占全球市場的70%以上,風電設備產量也穩居世界第一。
中國誤判了美國正在衰落?三大交鋒表明,其實是美國誤判了中國
2022年,我國新能源車出口量達到67.9萬輛,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都成了我們產業鏈的一部分。人工智能、5G這些高科技領域,華為的基站設備全球鋪開,美國自己的企業反而被擠得喘不過氣。
美國誤判在哪?它沒看清我們經濟轉型的速度和深度。過去十年,我國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萬億元漲到2022年的3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2.5%。我們不是光靠汗水干活兒,而是靠腦子在創新??擅绹€停留在老印象里,以為加點關稅就能把我們摁住,結果自己吃了啞巴虧。
軍事上,美國也看走了眼。它老覺得我國海軍就是個“近海防御”水平,離真正的藍水海軍還遠著呢。可事實2019年,我們第二艘航母山東艦服役,2022年,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這可是全球少有的全自主研發的超級航母。加上東風系列導彈的進步,我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影響力早就今非昔比。
中國誤判了美國正在衰落?三大交鋒表明,其實是美國誤判了中國
美國還以為靠幾艘航母巡航就能嚇住我們??赡虾幎死铮覀兊呐炌盗亢唾|量都讓美國不得不重新掂量。2023年,我國海軍艦艇總數超過350艘,噸位和現代化程度直逼美國。
科技這塊,美國更是一錯再錯。它以為靠技術封鎖就能卡住我們的脖子,特別是芯片這塊。2019年,美國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想斷了我們的高科技命脈。可我們咋做的?一方面加大自主研發,2023年,中芯國際的14納米工藝已經量產,7納米也在試水;另一方面,我們拉攏國際伙伴,繞開美國的圍堵。到2023年,我國5G基站數量超過300萬個,占全球的60%以上,科技自立自強的路子走得越來越寬。
中國誤判了美國正在衰落?三大交鋒表明,其實是美國誤判了中國
美國低估了我們的創新能力和戰略耐心,以為技術霸權能永遠壓著我們??涩F實是,我們不光沒被卡死,反而在關鍵領域逼近甚至超過了它。
誤判的根源,傲慢加無知
美國為啥老誤判我們?說白了,一是傲慢,總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看誰都低一等;二是無知,對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發展邏輯理解太淺。比如,它不懂我們幾千年來的自強精神,也不明白我們為啥把主權看得比啥都重。
從G2提議到南海爭端,再到貿易戰,這三大交鋒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不是我國誤判了美國的衰落,而是美國誤判了我們的實力和意志。
中國誤判了美國正在衰落?三大交鋒表明,其實是美國誤判了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