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腫瘤學家澤克·伊曼紐爾近日在MSNBC《晨間喬》節目中拋出重磅觀點,稱前總統喬·拜登的前列腺癌可能在2021年就職總統時便已存在,甚至可能潛伏更久。這一言論引發輿論對拜登健康透明度及醫療團隊專業性的廣泛質疑。
伊曼紐爾曾擔任拜登政府新冠疫情顧問委員會成員,他在節目中援引醫學數據指出,拜登確診的晚期前列腺癌已轉移至骨骼,這類病例通常需數年甚至十年以上發展。“從病理特征來看,他的癌癥絕非近幾個月突然出現,”伊曼紐爾強調。拜登的醫療報告顯示,其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存在長期空白,盡管70歲以上男性普遍不被建議常規篩查,但伊曼紐爾質疑:“作為長期接受高級別體檢的公職人員,拜登在70歲前擔任副總統期間為何未持續跟蹤這項關鍵指標?”
節目組同步公開了拜登的“格里森評分”——用于衡量癌細胞異常程度的指標滿分為10分,拜登的評分高達9分。伊曼紐爾解釋,此類高分意味著癌細胞形態高度變異,與骨骼轉移的臨床表現吻合。當主持人喬·斯卡伯勒追問“癌癥是否貫穿整個總統任期”時,伊曼紐爾明確回答:“毫無疑問。”
爭議焦點還集中于診斷時間線。拜登團隊聲明稱,一周前因前列腺結節和“加重的泌尿系統癥狀”啟動檢查,隨即發現晚期癌癥。但伊曼紐爾指出,前列腺癌通常進展緩慢,轉移病例多伴隨早期PSA水平升高或明顯身體信號,而拜登去年2月的體檢報告仍宣稱其“健康狀況適合履職”。若彼時PSA檢測正常,則意味著癌癥在短短15個月內從隱匿狀態急速惡化至晚期,這在醫學上極為罕見。
面對質疑,拜登辦公室堅稱“未隱瞞病情”,并于聲明發布當日公開了拜登與夫人吉爾的合影,配文“感謝各界關懷”。目前拜登家族正評估治療方案,但未透露具體細節。白宮醫療團隊的歷史記錄顯示,特朗普執政時期曾因新冠病情通報問題引發類似信任危機,伊曼紐爾借此暗示:“公眾有權知曉領導人健康實情。”
盡管尚無證據表明拜登團隊故意延遲披露,但醫學界對診斷滯后存在普遍困惑。前列腺癌作為男性常見病,早期篩查手段已相對成熟,而拜登案例的突發性與嚴重性,令其成為政界與醫界交叉爭議的特殊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