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熱播過,卻剛上線幾個小時就被下架回爐重造。
給出的原因為“技術問題”。
擠壓3年才得以重見天日。
李現的新劇《人生若只如初見》能播出,可謂一波三折。
不過,幸虧是年代劇,未出現過時的情況。
被下架過,擔憂的話題不少。
10集之內的反響還不錯。
不料,后續情節中一個女主被男主用強的橋段帶來今年最大爭議。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晚清時期作為背景,鏡頭對準一群滿懷報復青年。
編劇開創一個全新的視角,貴族少爺、革命黨和北洋軍等重要的新舊勢力青年在時代交替中的英勇事跡。
該劇最大膽的地方在于遵循“真實”。
封建帝制舊思想熏陶,滿清貴族青年們固化的思想依舊停留在上位的給予是恩寵的觀念。
人命在眼前消失,于他們而言不過是一件平常事。
喜歡上一個女人,強迫發生關系,卻不覺得有錯。
燦爛的笑容把階級觀念差異體現得淋漓盡致。
梁鄉喜歡謝菽紅,臨走前強暴謝菽紅。
這段情節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有悖于一個三觀正,道德高的主人公該有的形象。
一個品性與正確的價值觀背道而馳,那么所引起的思考是否積極激起爭議。
愛情組CP的定向上,無疑是一個失敗的情感。
因為它不符合發上位者為愛低頭,沒有混亂時代中的情比金堅,微弱的情感僅僅是一時沖動。
且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渣男行為,反派行徑,在影視劇里難以得到觀眾的共鳴和認同。
但,以歷史背景為依托的現實主義年代劇,揭露了官僚階級最直接的行為和心理。
皇親貴胄站在高官爵位的位置上居高臨下俯視普通眾生。
在他們看來所給予的東西是“恩賜”,得到的人應該抱有被重視,被看見的謝恩。
思想腐朽落后,專權獨斷的心理活動驅使的行為其實是符合年代時代背景和人設的身份。
混亂年代的真實,女性人生的悲劇淪為無足輕重的小事。
貴族出身的青年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用現在的思想理解更是滿身缺點。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自我為中心,家國大任為己任,代表階級斗爭中統治者手握權力和地位的決策權。
年代劇不是偶像劇,相愛的人不一定兩全其美,相反戰爭時代讓真愛淹沒在絕望的困局里才符合史情。
楊凱之深愛李珠姬,他們心意相通,決定一起私奔。
可是,當楊凱之聽到“日本的安全警察”,他選擇后退了。
不可跨越的現實像一把鋒利的刀刃斬斷兩顆為愛悸動的心。
愛情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這才是真正的屬于晚清時期的年代劇。
權力者也無法扭轉局勢,家國大局觀的大愛和大義架在兒女私情之上。
未來和希望寄托在滿腔熱血沸騰,愛情不過是道路上美好的邂逅,或許會停留駐足,卻永遠不會為一個人停留原地。
混亂的時代背景下,復雜的人性徘徊在善與惡之間。
吳天白集聚復雜的人性特質。
利用謝菽紅實行計劃,以愛情欺騙純情少女踏上火坑。
他們一起行動失敗,被扣上亂黨罪名,不得已一起逃離祖國。
他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懷揣一顆赤誠的心,全力以赴投身革命浪潮,欲用微小的力量撼動更多人加入隊伍,展望全新的民主未來。
可勢單力薄的他卻無能為力巧妙應對一切。
選擇謝菽紅,因為她是個女人,目標小,不易引人注意,更能躲過他人的視線,完成他們的革命心愿。
她對謝菽紅的感情似是珍惜和真愛,卻也顯得冷漠和淡定,其實全在之后。
困頓落魄時期,他承擔起一個男人的依靠責任,卻在癱瘓不能行動之時全然靠謝菽紅養家維持生計,而他一個人整日在樓上鉆研倒騰炸彈,差點把一家三口炸死。
吳天白和梁鄉都是與女主有羈絆的男人,但都不是影視劇印象里的完美男主和男二的形象。
自私自利的一面透著最原始的人類本性。
男性的理想偉大,革命的決心和信念指引有志之士步步前行。
神州大地滿目瘡痍,有志青年奮而崛起挽救家國。
國才有家,以國家為中心,為中華而斗,情愛在后。
新思潮包裹舊思想,壯志躊躇探求富國強兵之道,力挫日本帝國主義囂張氣焰。
大丈夫的雄心壯志立志成大事,在跌宕中認清了中華民族的出路,探尋民族復興之路。
家國大義的遠觀革命思想偉大而美好,引領青年在困境中不斷應對挑戰,接受現實,應對困難。
大人物的光環積累耀眼的戰績,是時代需要的英雄。
但他們成長蛻變,不斷成功破開困難的道路上,背后無法掩蓋個人自私的目的。
理想抱負為中心。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斬斷心頭的熱切追求 感情也成了附屬品,一旦遇到抉擇,最先拋開的累贅。
吳天白時刻不忘使命,逃亡異國他鄉,激進的追逐卻從未停止。
自從癱瘓不能動,親耳聽到謝菽紅遭到侵犯,卻放任梁鄉任意妄為。
事后反過來怒斥謝菽紅的背叛,扮演可憐的角色博取同情。
謝菽紅懷了孩子,他很開心,滿口答應認領腹中孩子為自己的孩子,堅決讓孩子生下來。
不論基于想要一個孩子延續革命精神,還是為今后牽制梁鄉,他的計劃從未事先經過謝菽紅商量。
一個女人生逢亂世,背負操持家庭,照顧半身不遂的男人的生活起居,受人侵犯只能忍辱,孩子的到來無疑雪上加霜,家庭責任和養育責任全落在她一人身上。
生活的難處擺在眼前,男人眼里卻只有嘴上行動的革命道路。
雖是一個女人家,她一樣充滿愛情,敢為“冒險”作出嘗試,
買硫磺,制炸彈,謝菽紅的膽量和胸襟不比男二郎差。
亂世出英雄,男人們無所顧忌投身事業,女人卻兩邊不可拋,小家庭和國之大事都在參與。
男人們理性地選擇出路,寧愿失小而護大。
女性感性和理性并行,明知愛的代價,遠離紛爭,還是無奈走上一條不歸路。
謝菽紅雖然答應生孩子,心底卻不想讓孩子出生,因為她知道孩子的到來意味著什么。
請求醫生打掉孩子,故意設計摔傷,想以自然失去,借口了結吳天白要留下孩子。
可惜她所做的一切未能改變。
比起男性選擇人生和目標的灑脫,她們是時代的悲劇,弱小而無能為力。
劇中我們能看到女性脆弱卻又很強大。
他們無法主宰自己的生命,亂世中猶如漂泊在水上的浮萍,任風吹雨打,只能隨波逐流。
她們卻又是最堅韌的人,不管經受到多大的艱難險阻,依然默默溫柔澆灌生活,投入到角色里維持家庭責任。
外界動蕩,人心慌亂,她們卻平穩接受變動,憂心的外表是穩定的內核。
看透了他人的想法,卻也在無聲中承受著。
楊凱之的退卻,李珠姬看得一清二楚,她沒有做過多的挽留和哀求,尊重他的選擇。
謝菽紅不想要孩子,但他答應了吳天白留下孩子的決定。
她們都很聰明,看透了一切卻選擇無聲禁言。
她們的遭遇可憐,擔負無法承擔的重量,咬牙堅持下來。
沒有封建社會所歌頌夸贊的男兒本色贊揚。
但,她們的身上不缺少色彩,愛國之心的熱切期盼,一樣赤誠熱烈。
溫柔卻強大,角落里閃閃發光,照耀亂世黑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