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格拉夫·斯佩號,1939年我在南大西洋被英國人圍堵自沉時,怎么也想不到八十年后這群“紳士”會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在別人家門口搞起軍事散步。
當年我帶著283毫米主炮橫行大西洋,現在他們開著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來南海嘚瑟,結果被解放軍52架戰機圍著跳廣場舞——這劇情反轉得比我當年被魚雷打中還魔幻。
您可能要問,一艘沉了八十年的破船湊什么熱鬧?這話說的,要不是英國媒體最近翻出我當祖宗牌位,我都不想開口。他們去年派驅逐艦闖西沙,轉頭報紙上就嚷嚷“維護航行自由”,合著當年我打劫商船叫“合法作戰”,現在中國在自己的島礁撈魚倒成“挑釁”了?這雙標水平,比英式下午茶的甜度還讓人上頭。
要說南海這地方,自古就是商船必經的黃金水道。我們德國人跑船那會兒,中國漁民早就在這里養珍珠、采海參。可現在某些國家非要拿張19世紀的舊地圖說事,好像誰先占島誰就是大爺。我倒想問問:要是按這個邏輯,當年西班牙人在南美搶黃金,是不是現在墨西哥還能要回整個加利福尼亞?
前幾天英國航母在南海秀肌肉,結果剛靠近永暑礁,解放軍055大驅的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直接豎在甲板上了。這導彈速度有多快?這么說吧,航母編隊喝下午茶的功夫,導彈都能繞地球半圈。更絕的是電子戰部隊全程直播英艦動向,他們雷達剛開機就被電磁干擾得跳起踢踏舞——這操作比英超比賽還刺激。
有讀者可能要嘀咕:咱普通人操這份心干嘛?我給您算筆賬:南海石油儲量夠中國用80年,全球60%的貿易貨輪得從這兒過。要我說啊,這哪是南海?分明是咱家的“海上金飯碗”。某些國家非要在旁邊敲鑼打鼓,莫不是看不得別人端穩飯碗?
您發現沒?美軍第七艦隊總愛在解放軍演習時“恰好路過”,就像狗皮膏藥甩不脫。后來才聽說他們的北斗定位系統比GPS還準——這就好比去人家家做客,非要用主人家的Wi-Fi連直播。再瞧瞧英國航母去南海得蹭美國加油船,活像暴發戶裝闊佬,油管接上就手抖。
說到這兒您該問了:咱憑啥敢跟他們叫板?看看南海艦隊的家底:055大驅的相控陣雷達能同時盯100個目標,殲-35艦載機能掛霹靂-15導彈打爆敵機。最狠的是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射程1800公里,航母編隊剛出港就得提心吊膽。這配置放五十年前,妥妥的“降維打擊”。
當年我沉到海底時,朗斯道夫上校給妻子寫信:“請告訴孩子們,爸爸的軍艦從未屈服。”現在咱們的052D驅逐艦在島礁巡航,電子屏上滾動著“這里是中國領海”。時代變了,但有些東西沒變——當年我們用炮艦維護“規則”,現在中國用綜合國力守護家園。
最近有件事挺有意思:英國媒體炒作“自由航行”時,總愛拿《國際法》說事。我就納了悶,當年他們用炮艦轟開中國大門那會兒,《國際法》是不是被鎖在保險柜里吃灰了?現在倒成了遮羞布,這操作比變戲法還眼花繚亂。
舉個實在例子:英國45型驅逐艦的相控陣雷達,開機倆小時就得冒煙;咱們052D的346A雷達能全天候運轉,散熱系統還能給甲板烤魷魚。更別說福建艦的電磁彈射,能直接把殲-35彈到天上去——這就好比人家玩的是殲-20,你還在擺弄鷂式垂直起降的老古董。
說到戰略底氣,咱可有硬核數據:中國在吉布提的海外基地能停四艘航母,全球53個補給站保證戰艦全球溜達。反觀英國航母去南海,油料補給全靠美國加油機,這哪是維護航道自由?分明是打著國旗的加油槍。
各位看官不妨琢磨:為啥英國寧可當“馬前卒”也要在南海刷存在感?提示:您家樓下超市剛換了新供貨商,是因為老供應商突然斷供了某種緊俏貨。再想想美軍艦定位系統用北斗信號這事,是不是比自家GPS還準?
最后給大伙兒提個醒:看國際新聞別光看熱鬧,得看門道。當年大西洋上英國人圍堵我的手段,現在換個包裝又在南海上演。不同的是,咱們的戰艦不用冒黑煙,預警機能提前800公里發現敵情,東風快遞更是全年無休送“快遞”。
從大西洋到南海,變的是科技裝備,不變的是某些國家的強盜邏輯。當年我沉沒前,朗斯道夫上校說“爸爸的軍艦從未屈服”——現在咱們的島礁上插著五星紅旗,雷達24小時掃描???,這何嘗不是新時代的“從未屈服”?下次再看見英媒炒作“自由航行”,建議您翻翻1939年的舊報紙,歷史這面鏡子,照出的不只是過去,更是某些人永遠洗不白的底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