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首個無障礙圖書館分館今兒正式開館了。全市2.
6萬殘疾人群體,從此有了“家門口的文化驛站”。
這是萊州市文旅局、殘聯、圖書館三方聯手辦的實事。分館里的布置,處處透著對特殊群體的用心。近2000冊圖書,有黨建類、傳統文化類,還有實用的技能書。
《保健按摩學》《瓜果蔬菜病蟲害診治原色圖鑒》這類書,能幫大家學本事。
10臺智能聽書機、150部無障礙電影,讓視障朋友能用耳朵“看書”。科技帶來的便利,在這兒體現得明明白白。
手機掃碼就能在線選書聽書,視障朋友戴骨傳導耳機能聽名著、寫筆記。盲人協會主席體驗后直夸,這設備讓閱讀門檻低多了。
50平方米的空間里,盲道直通功能區,閱讀燈專為低視力群體設計。兒童區的家具都是防撞圓角,自閉癥孩子還有專屬的“星星書屋”。降噪材料、觸感繪本,都是為了讓孩子們安心看書。
親子共讀區的設置,讓家長能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時光。
今兒可是第35個全國助殘日,主題是“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
萊州殘聯聯合拍了助殘公益MV,圣諧康復中心還辦了登山尋寶活動。150多人參加的活動,讓殘障兒童在自然探索里交朋友、長能力。
家長說孩子第一次主動表達情緒,獎牌讓孩子特別自豪。這樣的場景,誰看了不覺得暖心?可回頭想想,殘疾人的文化需求,以前是不是被忽視了?
2.
6萬群體的閱讀權利,靠一個分館就能完全滿足嗎?社會對他們的關注,不該只停留在設施建設上。
平等的態度、日常的尊重,才是更重要的“無障礙”。
分館里的2000冊圖書、高科技設備,是進步,也是起點。
未來能不能引入更多互動技術,讓更多人參與進來?社區、企業,能不能一起加入,讓助殘變成常態?殘疾人是特殊群體,更是需要被平等看待的個體。
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所有人沒什么不同。
這次分館開放,讓大家看到了他們的需求。
也希望更多人明白,關愛殘疾人,要從細節處用心。就像這次登山活動,讓孩子突破邊界,需要社會各界搭把手。
萊州的這個分館,算是開了個好頭。
但助殘這件事,從來不是一個部門、一個機構的事。每個普通人的善意和鼓勵,才是最溫暖的支持。
您說,這樣的文化驛站,是不是該在更多地方出現?關于殘疾人的文化需求,您覺得還需要哪些改進?歡迎在評論區說說您的想法。
*注:具體開放時間及服務詳情,可咨詢當地相關部門,以實際情況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