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報道,“胡塞武裝幾乎擊落一架F - 35戰機”,此事引發美國對自身空中行動能力的恐慌。2025年也門局勢相關事件中,F - 35戰機險些被胡塞武裝擊落這一情況備受關注。據《紐約時報》早前消息,胡塞武裝發射的一枚地對空導彈,差點就擊中了一架美軍F - 35戰機,這架戰機只能緊急采取規避動作才躲過一劫。這一事件直接引發了人們對美國這款先進戰機生存能力的質疑。
胡塞武裝的防空系統,看似簡陋,實則有其獨特優勢。其最大特點就是機動性極強,這就意味著這些防空系統可以靈活出現在各種地方,讓美軍難以提前預測其位置和行動。而且,這些防空系統在設計上較為簡易,有助于避開美國先進裝備的早期探測。很多防空設備都是臨時拼湊而成的,采用了非傳統的被動紅外傳感器,還臨時加裝了空對空導彈。這導致美軍設備幾乎無法提前獲得這些導彈發射的預警信息,更別說來襲預警了。
特朗普(資料圖)
胡塞武裝還擁有部分來自伊朗的現代化防空系統,像巴克 - 1和巴克 - 2防空系統。《戰區》網站透露,雖然“胡塞武裝如何使用巴克 - 1和巴克 - 2尚不完全清楚”,但伊朗使用的“塔爾”防空系統(這兩款巴克防空系統的原型)是由各種輪式發射器發射的,其中一些發射器配有集成火控雷達。并且一些系統還配備了光電和/或紅外攝像機,用于輔助目標捕獲、識別和跟蹤。
從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后,也門胡塞武裝就使用無人機和導彈襲擊紅海和阿拉伯海水域相關目標,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自2024年1月12日起,美國和英國多次對胡塞武裝目標發動空襲,造成了不少人員傷亡。到了2025年3月15日,美國更是開始對胡塞武裝進行大規模空襲。面對美軍的打擊,胡塞武裝隨后對美航空母艦及其隨行艦只發動了反擊。
在2024年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就表現出比美國前總統拜登更支持以色列的姿態。此次美軍停止對胡塞武裝轟炸后,以色列方面的處境顯得有些艱難。胡塞武裝首席談判代表穆罕默德·阿卜杜勒 - 薩拉姆向胡塞控制的馬西拉電視臺表示,是美國“退讓”了,美國立場改變,而胡塞武裝立場堅定。他還指出,達成的停火協議不包括停止對以色列的襲擊,且以色列本周已對也門發動了兩輪報復性打擊。同時,他強調停火協議不會“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將以色列包括在內”。
特朗普(資料圖)
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表示,阿曼與美國以及胡塞武裝進行了討論和接觸,旨在緩和局勢并促成雙方達成停火協議。阿曼稱,未來雙方在紅海和曼德海峽均不會瞄準對方船只,以確保航行自由和國際商船暢通。
近期的一系列沖突中,也門胡塞武裝對以色列本 - 古里安國際機場發動空襲后,美以針對胡塞武裝控制的多地(包括首都薩那國際機場、薩那省北部一地區的電站等)進行了密集空襲,這使得本就緊張的地區局勢進一步升級。
回顧美軍打擊胡塞武裝的過程,問題逐漸顯現。2025年3月中旬開始,美軍對胡塞武裝發起連番空襲。特朗普這一行動原本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是借打擊胡塞武裝威脅伊朗和美國開啟核問題談判,另一方面是為了掩護以色列在中東的種種行為。但在實際作戰中,美軍面臨諸多困境。此前在拜登政府時代,美軍就曾聯合英軍空襲胡塞武裝,雖造成一定傷亡,卻未能削弱胡塞武裝的反抗力量,反而使美軍深陷對抗泥潭。
特朗普、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特朗普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不信邪,又派出“杜魯門”號航母對胡塞武裝發起襲擊。隨著戰事持續深入,美軍發現情況越來越糟,胡塞武裝的導彈攻擊距離美軍的航母編隊越來越近。特朗普為此緊急向中東加派了“卡爾·文森”號航母以及六架B - 2戰略轟炸機。然而,即便如此,美軍依然未能削弱胡塞武裝的反擊力量,胡塞武裝的反擊給美軍造成的威脅也與日俱增,近期就出現了美軍多艘艦載戰斗機接連墜海的情況,美軍損失慘重。
這一系列事件表明,即使擁有先進的F - 35戰機,美國在也門問題上也未能占得絕對優勢。胡塞武裝憑借靈活的戰術、簡易卻有效的防空系統以及堅定的立場,在與美軍的對抗中展現出頑強的戰斗力。而美國在與胡塞武裝的沖突中,不僅面臨裝備優勢難以充分發揮的情況,還因以色列相關問題陷入更復雜的局勢,其在中東地區的行動受到多方掣肘,這一事件的發展走向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