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葡萄牙攝影師若昂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的龍脊梯田景區,用鏡頭捕捉當地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別樣的民族風情。在這個假期,龍脊梯田景區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黃洛瑤寨的紅瑤阿姐們載歌載舞,將神奇的長發文化和精美的瑤族服飾搬上舞臺;龍脊古壯寨的“開耕節”在層層疊疊的梯田上向廣大游客呈現了壯家傳統的開耕、挖田等農事活動。游客們不僅為壯麗的梯田風景所傾倒,更被多彩的少數民族非遺所吸引,龍勝文旅市場一片火熱。據統計,“五一”期間,龍勝當地共接待游客超17萬人次,同比增長7.4%;實現旅游總消費1.52億元,同比增長6.61%。
作為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廣西秀甲天下的山水風光聲名在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成為廣西吸引游客的招牌。近年來,在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趨勢下,廣西積極探索“非遺+”融合模式,不斷創新文旅新場景、新業態,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有力激發了市場消費潛力,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
茉莉花茶、壯錦、檸檬鴨、老友餅……走進南寧的三街兩巷,琳瑯滿目的“南寧禮物”讓人目不暇接。前不久,南寧市文化旅游演藝駐場演出暨非遺進商圈啟動儀式在三街兩巷舉行,現場特設了南寧非遺商品銷售區,集中展銷南寧非遺及衍生文創產品。
據悉,此次活動通過駐場演藝、非遺市集、互動體驗等形式,將傳統技藝、民族歌舞、特色美食與現代商業場景深度融合,讓市民、游客在都市生活的繁華中感受非遺魅力。“這是南寧文旅創新的一次重要實踐。非遺與商業的融合,既為商圈注入文化活力,也為非遺傳承開辟新路徑。”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 廣西“三月三”活動中的苗族蘆笙展示 粟 俊 攝
非遺進商圈是廣西不斷探索非遺消費新場景的有益嘗試。廣西結合文旅產業融合深化行動,不斷促進對非遺的多元解讀和創新發展,通過推動廣西“三月三”、彩調劇、桂劇、梧州粵劇等非遺資源的創新利用,打造了一批廣西非遺市集、非遺街區、非遺形象體驗店,開展非遺展示展覽活動,開發非遺研學旅游產品、文化創意商品,進一步推動了對非遺資源的活化利用。
通過對非遺價值的不斷挖掘和創新提升,非遺也成為促進文旅消費活力的一大引擎,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機。每年的廣西“三月三”,既是一次非遺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場消費的狂歡。在活動主會場,AI機器人與廣西歌手的對歌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壯錦高定走秀讓人感慨傳統織繡的國際范和現代化,非遺美食和“非遺好物”展銷區更是人頭攢動……在廣西其他城市,游客同樣沉浸在不同形式的非遺展示和體驗互動中,感受春日里的民族盛宴。
依托“三月三”的節慶IP,廣西持續打造文旅活動品牌,串聯起城市與鄉村、景區與商圈、線上與線下資源,釋放“一節帶百業”的集群效應。不斷豐富的場景也推動了文旅消費的攀升。
“結合‘廣西旅游年’的實施,廣西以‘跟著節慶游廣西’為主題,全年共推出12個主題節慶、近百場非遺主題活動,串聯全區14個設區市的民族風情、民俗體驗與特色美食,打造‘月月有節慶、處處有驚喜’的文旅盛宴。”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郭勇表示,該活動將深度挖掘111個縣(市、區)的非遺資源,通過資金扶持、創意升級,打造“一縣一特色”節慶品牌,為游客帶來不期而遇的驚喜與感動。
2025年5月20日《中國文化報》
第4版刊發特別報道
《廣西:多彩非遺展示帶給游客更多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