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印巴沖突成中國武器“試金石”,殲-10C一戰斬落“陣風”,也讓這一法制戰機的買家犯起嘀咕。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5月14日注意到,此次沖突引發了印度尼西亞國內對政府以81億美元采購42架“陣風”戰機的質疑。印尼社交媒體用戶認為“陣風”的性價比、作戰能力及戰略價值均有不足,而中國戰機成本更低且性能可靠,呼吁政府考慮采購中國裝備。報道稱,這場爭議源自5月7日凌晨的那場空戰,巴基斯坦宣布擊落了3架“陣風”戰機。
印尼網友呼吁購買中國裝備(資料圖)
2022年,印尼從法國引進42架陣風F4型戰機,以對其空軍戰力進行大升級。印尼的這個決定從國家戰略來說是合適的,畢竟印尼的空軍戰機都比較老舊了,其主力戰機主要是F16(33架)、蘇-27(16架)還有少量的蘇-30。不得不說,印尼的空軍實力的確薄弱。從2022年到2025年,印尼經過三年的等待之后,終于等來了首批陣風戰機交付的日子。可是5月7日印巴沖突中陣風戰機的拉胯表現,猶如一盆冷水澆在了印尼的頭上。
5月7日凌晨的那場空戰,巴基斯坦宣布擊落了3架“陣風”戰機。在互聯網上,“陣風”的損失引發了印尼網友的討論,有人對采購“陣風”的合理性提出質疑。一名X平臺網友稱,“在得知‘陣風’可能被便宜得多的殲-10擊落后,身為印尼人的我為購買這種飛機感到遺憾,希望總統也能購買一些殲-10戰機和其他中國軍事裝備”。“印尼最終還是買了‘陣風’?那些中國制造的戰斗機似乎更便宜、更靠譜。”另一名X網友評論道。
戰斗機(資料圖)
對印尼而言,這無疑是一次沉重的心理沖擊。一款號稱可媲美五代機的戰斗機,竟然在戰場上連中三招,還打不過售價遠低于“陣風”的中國“猛龍”?從性能和價格兩方面來看,陣風的性價比遭遇滑鐵盧。要知道,印尼為這42架戰機支付了81億美元,平均每架單價接近1.9億美元,接近印度當年為陣風支付的2.4億天價。而同期巴基斯坦采購的殲-10CE,單價僅在5000萬到6000萬美元之間,價格僅為三分之一,戰力卻明顯高出一籌。
另外,經過數天發酵,這股輿論浪潮已經大到印尼領導層無法忽視,不得不讓負責防務和外交事務的官員出面。其官方回復是“未經證實說法不能單獨作為武器系統評估依據”,但陣風被擊落也為印尼評估后續其效能提供了合理且建設性的依據。這番話聽起來很繞,但潛在含義卻非常直白,即印尼也受到了本次印巴空戰的刺激,正在考慮要不要把陣風戰斗機的優先級擺得那么高。
飛機殘骸(資料圖)
對于民間的呼聲,印尼國會負責防務和外交事務的高官有話要說,他先是回顧了一下“墜機史”,表示F-16、F/A-18和F-22這樣的頂尖戰機都有過被擊落或墜毀的歷史,怎么能因此就說“陣風”不靠譜呢?其次,他表示雖然有大量的證據指向了“陣風”被殲-10CE擊落的事實,但還沒有出巴基斯坦政府以外的權威渠道證實該消息,因此“陣風”被擊落這件事,還有搶救一下的余地。最后,該官員話鋒一轉,表示巴方的說法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印尼方面有必要重新“評估”一下這筆訂單了。
現在印度尼西亞方面要審查總價值81億美元的42架“陣風”戰機訂單。不過,戰斗機訂單通常跟國際戰略有較大關系,印尼這些年通過均衡購買俄羅斯美國的戰斗機,再引入韓國和法國戰機,就是為了形成多方武器供應局面,避免一方做大,所以陣風被擊落以后,疑慮歸疑慮,買還是要買的。另外,印尼與中國的防務合作也不錯,也大量采購中國武器,例如先進無人機,未來購買中國戰斗機也是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