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近日,菲律賓選舉委員會公布中期選舉的官方結果,正式宣布12人在本次參議員選舉中勝出。根據選舉結果,改選的參議院12名參議員中,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支持的執政聯盟“新菲律賓聯盟”贏得6席,反對派杜特爾特陣營獲得5席。剩余2席由其他黨派獲得。
值得注意的是,競選期間,參議員候選人卡米爾·比利亞爾獲得了馬科斯和杜特爾特兩個陣營的支持,所以執政聯盟“新菲律賓聯盟”及反對派杜特爾特陣營均將其記作本陣營參議員。
馬科斯(資料圖)
中期選舉之后,馬科斯與杜特爾特的決戰地點,就放在參議院。雙方將圍繞副總統彈劾案,展開激烈的攻防。結果更將成為菲律賓政治的風向標。首先,這場彈劾案將考驗莎拉的政治生存能力,她需要合縱連橫,在參議院爭取到更多支持,既保住副總統這個職位,也保留了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的可能性。其次,在中期選舉中受挫的馬科斯,如果在彈劾案這塊再吃敗仗,他所主導的執政聯盟,將不再是鐵板一塊。
菲律賓中期選舉剛剛結束,馬科斯辦公室就宣布稱,馬科斯并沒有尋求彈劾莎拉。眼見著彈劾莎拉無望,馬科斯要為自己的后路做準備了。以莎拉目前的超高支持率,只要能夠挺過彈劾這一關,就會成為2028年菲律賓總統大選的最熱門人選,馬科斯陣營無人能敵。事實上,如果馬科斯的民調支持率暴跌到一定的程度,他在參議院的盟友們有可能大批倒戈到杜特爾特陣營。這樣一來,馬科斯恐怕也會遭遇彈劾的危機。
南海(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杜特爾特陣營贏得的席位中,還有一位屬于臨陣倒戈的馬科斯的親姐姐,伊梅.馬科斯。除此之外,杜特爾特在其家鄉達沃市也以壓倒性的優勢,領先其競爭對手80%的票數,成功的贏得了達沃市的市長,而其幼子塞巴斯蒂安則贏得了該市的副市長位置。
這一次的中期選舉,因為馬科斯家族和杜特爾特家族的分裂,所以馬科斯陣營所需要面對的其實是兩方勢力的聯合打壓,除了杜特爾特家族之外,還有菲律賓原本的反對派聯盟,也就是以阿基諾家族為首的勢力。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或許才是馬科斯最后的希望。馬科斯執政三年以來,支持率持續下滑,家族影響力也受到沖擊。核心原因在于經濟民生問題未能有效解決,尤其是大米價格飛漲等基本生活物資的負擔,直接動搖了底層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要知道,在菲律賓這樣的農業國家,糧食價格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如果馬科斯政府短期內無法扭轉經濟頹勢,其政治根基可能進一步松動。而與中國改善關系,或許是一條捷徑。
馬科斯(資料圖)
改善中菲關系,如此一來馬科斯和他姐就政見一致了,這樣家族勢力也能增強一些。但要讓馬科斯作出這個選擇恐怕難度會很大,而且即使他們真的做了,中國會不會接受也很難說,畢竟馬科斯政府在南海地區頻繁的挑釁還歷歷在目。另外,馬科斯政府算是美國扶持的代理人,在南海地區威脅和遏制中國是他們的戰略,這點是不會改變的。
此外,馬科斯未來還有可能繼續將南海問題武器化,通過更為頻繁的炒作南海問題,轉移國內民眾視線,依靠民粹主義敘事,與強硬領導人的形象來爭取民眾支持,甚至給杜特爾特家族等務實親華派扣一頂“叛國”的帽子,并動用強力手段,將莎拉等人送進監獄。
到了那個時候,菲律賓就將徹底淪為美國的“代理人”,最終在中美的常態化博弈中耗盡發展機遇。
由此可見,菲律賓國內的政治博弈,早已經跳出了家族門閥之間“王朝爭霸”的范圍,變成了一次在“地緣依附”與“戰略自主”之間的國運選擇。
中期選舉已經敲響警鐘,民眾要的不是空洞的對抗口號,而是真正改善生活的實際政策。南海不是馬科斯的政治舞臺,更不是其一人權力鞏固的籌碼。奉勸菲律賓當局,停止在南海問題上玩火,不要幻想通過制造地區對立來謀取一己私利。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是通往未來的唯一正道。而對于杜特爾特家族的回歸,盡管其執政期間亦存在種種爭議,但其對中國政策相對理性,愿意推動務實合作。若菲國未來政治格局更加多元化,或許會為中菲關系留出一線轉圜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