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經貿對峙的緩和,臺灣問題成為新一輪角力的重點,美議員渲染稱一旦大陸收臺,美國將迎來滅頂之災?
美國國務院眾議院官網發布消息說,當地時間5月15日,該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舉行了一場聽眾會,主題是“緊張情勢升溫中的嚇阻政策:防止中國大陸侵略臺灣”。從名字就看得出來,這場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渲染所謂的大陸對臺灣當局動武。
美國伊利諾州民主黨籍眾議員、委員會資深成員克利什納穆希,是這場聽眾會的主角,他的演講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如果中國大陸對臺灣地區動武,那么會有什么影響,第二個部分是如何阻止中國大陸的“圍臺”戰略。
第一點影響方面,美議員認為臺灣半導體產業,是全球關鍵供應鏈的核心,若爆發沖突,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此前有美智庫估算認為,一旦臺海爆發戰爭,全球GDP將在一年內下滑高達10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總產值的10%,遠超過新冠病毒疫情高峰時期的經濟影響。美議員危言聳聽說,失去臺灣芯片供應鏈,將讓美國“立刻陷入大蕭條”,造成經濟崩盤與民眾生命損失。此前美總統特朗普也表達過類似說法,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特朗普稱中國大陸攻打臺灣地區,將是“災難性”的事件。
第二個部分是所謂的,如何阻止中國大陸“圍臺”,這名美國眾議員列出一組數據,稱去年俄羅斯軍機36次闖入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但同年解放軍巡航臺海空域,次數高達3000次。美議員認為這樣高強度的巡航,目的是疲勞臺灣防衛力量,持續探測其防線弱點。
美議員認為大陸封鎖臺灣的步驟有三步,第一是以軍演的名義包圍臺灣,第二步是軍民艦艇封鎖臺海要島,第三步是阻止來自美國的物資和能源補給。
另外有一名美軍退役上將蒙哥馬利,也對此補充聲稱,大陸對臺行動構成“極限施壓戰略”,通過軍事、網路、經濟與能源等工具,對臺灣社會施加壓力,未來一旦觀察到西方無反應,可能“快速升級”。
說到這里,其實這場美國會眾議院聽眾會,目的已經很明顯了,就是在制造“中國威脅論”,把解放軍對“臺獨”勢力的震懾行動,曲解成所謂的對臺灣地區的“動武征兆”。
但是美國人既然害怕臺灣沖突,給美國帶來“滅頂之災”,那么他們更應該對臺灣問題心生敬畏,對中國的核心利益保持敬畏,主動約束“臺獨”分子,推動兩岸和平統一,而不是相反。
近日美國《外交政策》刊登美外交專家文章,《特朗普應該約束臺灣》,其中就強烈建議特朗普政府,跟臺灣賴清德當局攤牌,告訴賴清德美國反對臺灣“獨立”,并早出手遏制賴對大陸挑釁。否則的話賴清德誤判,進而引發臺海沖突,可能把美國卷入一場災難性戰爭。這樣振聾發聵的聲音,才是美國領導人和老百姓都應該傾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