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心》
作者: 楊七芝
策劃單位:青年作家網
出版單位:遠方出版社,
ISBN:978-7-5555-2172-3
CIP數據:核字第2025ZC6411號
出版時間:2025. 5.
定價:68.00元
作者簡介:
楊七芝,出身于上海書香門第,祖籍紹興。曾赴北大荒兵團,后插隊江西三清山北麓,曾是上海市總工會專職畫師,已退休。20世紀90年代創辦“三清山書畫院”,并擔任院長。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知青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2025年1月入選中央新影集團《文化影響力》欄目中的中國文藝家檔案,并聘為“特約文藝評論員”。有多篇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并入選《歲月之歌》《花開四季》和《青青子衿》等多部作品集出版;其作品先后榮獲首屆“中國知青作家杯”征文大賽的“散文十佳”獎、第二屆“中國知青作家杯”征文大賽的紀實文一等獎、第四屆“中國青年作家杯”散文組一等獎;已出版作品集《風雨三清路》、詩歌集《詩韻三清路》、散文集《文韻三清路》《覺語》。榮獲青年作家網“2023年度優秀作家”。
內容簡介:
《覺心》是楊七芝所著的一部散文集,通過細膩的情感與深邃的思考,展現了作者豐富的人生經歷與藝術追求。書中內容涵蓋了對過往歲月的回憶、對自然美景的描繪、對人性善惡的探討,以及對藝術創作的感悟等多個方面。
回憶往昔?:作者深情回憶了自己的成長歷程,包括在北大荒的艱苦歲月、與文藝宣傳隊戰友的深厚情誼,以及對故鄉上海的深切懷念。這些回憶不僅記錄了個人的成長軌跡,也反映了時代的變遷。
自然之美?:書中不乏對自然美景的描繪,如三清山的壯麗、江南水鄉的柔美,以及北大荒的蒼茫等。這些描繪不僅展現了作者的藝術才華,也表達了她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
人性探索?:作者通過對人性善惡的探討,展現了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她認為人性中的真誠與善良與虛偽與邪惡并存,只有正視并克服內心的假丑惡,才能擁抱內心的真善美。
藝術追求?:作為一位藝術家,作者對書法、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追求。書中記錄了她在學習古琴、創作國畫等過程中的心路歷程,以及對藝術創作的深刻感悟。
生活感悟?:在書中,作者還分享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她認為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難都是成長的契機,只有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在逆境中尋找到光明和希望。
《覺心》不僅是一部個人回憶錄,更是一部充滿哲理與思考的作品。它引導讀者在品味作者人生經歷的同時,也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價值觀。
名家序言:
在文學天地里蹚出人生新路途
(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王偉)
楊七芝從如詩如畫的三清山發來她的散文集《覺心》的書稿,囑我作序。我捧卷在手,隨著她娓娓述說的文字,走過她伴著時代之潮而起伏的人生足跡,感受她的喜怒哀樂和人生感悟。對這位雖已聞名卻尚未謀面的文友,我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數年前,仿佛歸隱于遠方的楊七芝,遙遙地提出申請,要在其出生和長成之地上海加入作家協會。我受托作為她的入會介紹人之一。那時,讀到她用于申報的作品,就感覺有些與眾不同,她雖然系統寫作起步較晚,有些文筆甚至還顯得稚拙,但其內容和風格已顯露出個性和特色,尤其是她把幼承家學的詩筆和師從名家的畫意,融于字里行間,讓人有一番清新之感。在如愿入會后,楊七芝時常在微信里給我發她的詩文以及在贛東小城玉山參加各種活動的信息,讓我了解到,這位有著多種藝術才華的新作家,創作的熱情和在領域內的活躍度非常高,在文學的長途上持續邁步前行。
我曾在為一位作家朋友的作品集所作序言中說:“我一直覺得,認識一個作家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他(她)的作品。作品,是作家表達自我的主要方式,而閱讀作品是我們抵達其心靈世界的必由之路。”對于深入了解楊七芝,我也是這樣想的。兩年多前讀到她新出的《風雨三清山》,在我對她的印象上,畫上了更為細致的幾筆。不過,在這本詩文合集中,敘事的筆墨不多,對于個人心路旅程的描述也顯得零星,我感覺仍然難以了解楊七芝波折的人生閱歷和深埋隱秘的內心,難以充分認識她對于文學、藝術和生活的認知感悟,并且有些吟詠的文字帶有“應景”的痕跡,未能彰顯出個性。直到這部《覺心》,讓我有刮目相看之感。它經過精心地謀篇布局而非簡單地集納,較為系統地呈現了楊七芝二十余載文學創作所獲得的成果和所達到的水準,顯示出她從一個起點并不高的普通寫作者,開始向一名成熟的作家蛻變。在我看來,閱讀《覺心》,能夠認識一個完整的楊七芝,并從她的執著前行中獲得有益的啟迪。瀏覽這部作品,我的印象是楊七芝雖命途多舛卻未曾沉淪。面對一次次磨難,她不甘被埋沒,而是投身藝術的懷抱,學習畫與詩,遇見思想的導師和生活的伴侶,找到了心靈的寄托。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還有游歷山川名勝而尋求解脫的旅程,無疑使楊七芝收獲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特殊的生活積累,成為她走進文學時源源不竭的創作素材。楊七芝暢行藝海而追求不懈,她在完成自身療愈、尋求寧靜境界的過程中,逐步喚醒了內心蟄伏許久的多種文藝愛好,從而展開新的生活。她喜作古詩詞抒情言志,用筆墨揮灑和渲染心中的山水,之后又提筆回顧和思索過往的人生。詩文和書畫,本是能夠彼此貫通、相互觸發的文藝門類,融匯之下,特色就形成了。《覺心》用不少篇幅,記錄了楊七芝在不同藝術領域進行多方面實踐的經歷。她用自己的藝術探索心路歷程,詮釋了文學藝術在人的生命中的重要價值。楊七芝以凝神定心來升華境界,她在藝術追求中,雖多路漫行,卻有所錨定。比如,寄情山水,她選擇天下奇秀的三清山,時常沉浸于云霧縹緲中,潛心觀察揣摩,然后揮毫潑墨。甚至在結束漂泊、已然回歸之后,又告別繁華都市,常年隱于山前小城,在寧靜的心境中從容追求。而她的這番執著,也帶到了文學寫作之中。她選擇散文這一相對適合的文體來回眸人生,又結合藝術實踐撰寫藝評,從而循序漸進,向著更高的寫作水準和境界上行。她對于筆下的文字是有高要求的,收入《覺心》的文章,有的就是她認真修改先前文本后定稿的。這種寫作追求,對眾多文學寫作者來說,是值得借鑒的。
經過多年的努力,楊七芝在文學創作道路上越走越順暢。最近兩年,她接連出版了兩部文集《文韻三清路》和《詩意三清路》,加上之前的《風雨三清路》,構成了她以三清山為基點,追索文學藝術的三部曲,文學大家葉辛等欣然為之作序。今年,她又創作了散文集姐妹篇《覺語》以及這部《覺心》。她還告訴我,她正在創作詩集《悅詩風吟》。如此踔厲奮發的創作,令人感慨不已……
這次她為新文集取名《覺心》,而“覺心”即覺醒,寓意深長,韻味久遠。在我看來,“覺心”二字,也是她在文藝領域求索半生所得的心靈正果。正是幾十年的藝海奮楫揚帆,使她撫平了人生履歷中的道道坎坷,驅散了纏繞心懷的種種迷惘,終將抵達寧靜致遠的覺悟彼岸。衷心祝愿楊七芝能在文學之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輕靈,也祝愿她的詩文不僅“長于深林”,也能夠進入更多讀者的視野,以其芝蘭之氣,芬芳眾人之心。
王偉簡歷:1963年5月出生于上海。1985年7月畢業于上海大學文學院,進入上海《文匯報》從事新聞編輯工作。
1996年10月起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任職。2004年4月起在香港《大公報》、上海《解放日報》、上海報業集團工作,任副總編輯、副社長等職。2016年10月起,任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2023年9月到齡卸任。現為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