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以黨建引領為抓手,在全區開展黨群服務中心優化升級行動,通過整合窗口、升級服務、健全機制,推動服務從“多窗跑”向“一窗辦”、從“標準化”向“暖心化”升級,切實提升群眾辦事體驗,推動黨群服務中心從“辦事窗口”向“連心驛站”轉變。
昭烏達南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為轄區老年人辦理公交卡
整合窗口,讓服務更高效。賽罕區通過推行“一窗式辦理”、培養“全能社工”等途徑,打破業務壁壘,以“減窗不減質量”確保把“應盡之責”擔起來,把“應增之效”提上來。以人民路街道為試點,各社區按照實際情況優化窗口服務,減少窗口設置和窗口工作人員數量,實行“綜合設崗、多崗融合”,在群眾申請辦理業務時,由相關窗口進行無障礙辦理,實現“一崗通辦”。針對社區大學生實行“全能社工”培養計劃,建立輪崗值班制度,制定全能社工“輪崗實操表”,實現坐班式輪崗鍛煉。構建“全能社工”培養“1+1+N”培訓體系,即1個培訓式課堂,1個體驗式課堂和N個互動式課堂,進行理論知識培訓、社區間觀摩學習和業務交流分享,著力培養一批全面、專業、有效的“一專多能”型社區工作人才。
升級服務,讓關懷更精準。賽罕區開展幫辦代辦,打通“綠色通道”,通過延時服務“不打烊”,滿足群眾多元需求。實行全鏈條式幫辦代辦,完善“前端+中端+后端”服務機制,暢通“幫辦代辦”綠色通道。前端感知需求,發揮樓棟長“人熟地熟”優勢,常態化走訪摸排,主動摸清群眾需求。中端幫辦代辦,組建黨員幫辦代辦隊和志愿服務隊,開展為民服務2400余次,覆蓋群眾5萬余人,實現“群眾動嘴、黨員跑腿”。事后跟蹤問效,定期追蹤回訪,確保為民服務落到實處。全區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部推行延時服務,實行周一至周五延時服務1小時、“周末不打烊”輪崗值班服務,實現“全天候”“全方位”為民服務,為群眾解決工作時間沒空辦、休息時間沒處辦、未辦完還要再次跑等難題。
健全機制,讓覆蓋更全面。賽罕區通過黨群聯動的方式,鏈接轄區資源,延伸服務觸角,共建服務矩陣。永泰社區為滿足轄區家長的托管需求,開展假期公益托管班活動,累計服務學員200余名,切實解決假期“看護難”問題。達爾登社區設立法官工作站,聯合坤生、蒙晟睿律師事務所,引入16名律師進駐網格,提供法律咨詢、矛盾調解服務。聯動轄區企業、社會組織等資源,打造一站式服務大廳,推動黨群服務中心從“單一陣地”向“綜合樞紐”轉型。金地社區積極引進第三方組織,鏈接銀行、教育公司等資源,構建起“金融+教育+生活”多元服務矩陣。麗水社區攜手金游城,建設“金游城商圈黨群服務驛站”,以共建服務矩陣模式整合商圈資源,為商圈黨員群眾提供活動陣地以及多項服務,打造集黨建活動、便民服務、商戶溝通于一體的便民服務圈。(鐘睿)
來源: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