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游泳冠軍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在男子200米自由泳決賽中,34歲的孫楊拼盡全力,最終以第八的成績結束。賽后他扶著泳池邊喘息,直言“手臂已經完全抬不起來”,這一幕讓現場觀眾揪心不已。
賽后采訪環節,孫楊母親哽咽落淚:“他二十幾年的游泳生涯,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我現在只希望他身體健康,別的都不重要。”
她透露孫楊在賽前準備時因腰部不適,直接坐在地上調整狀態,比賽時后腰部疼痛加劇。
次日,孫楊缺席了100米自由泳預賽,這是他繼前一天退出800米自由泳預賽后,連續第二天選擇退賽。浙江隊選手潘展樂、費立緯等人順利晉級半決賽,但所有人的關注點仍集中在孫楊身上——這位曾斬獲多枚奧運金牌的老將,正面臨職業生涯最嚴峻的體能考驗。
據賽事組委會消息,孫楊在本次冠軍賽中報名了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四個自由泳項目。高強度連軸轉的賽程,對一名即將年滿34歲的老將而言堪稱“鐵人挑戰”。盡管他堅持完成前三日比賽,但身體已發出明確警告信號。
在筆者看來,孫楊之所以帶傷參賽后再“退賽”,一是老將的倔強,二是賽事的殘酷。
孫楊的腰傷絕非偶然——常年泡在水里訓練,腰椎間盤勞損幾乎是職業游泳運動員的“標配”。更扎心的是年齡,34歲在泳池里堪稱“高齡選手”,而他要面對的對手大多是00后小將。這就好比讓一輛開了十年的老爺車,去和新能源超跑拼續航,能堅持完賽已經是奇跡。孫楊賽后那句“能堅持前三天就是對自己的肯定”,聽著像雞湯,實則是老將的無奈自嘲。
再說外部因素,國內游泳賽事的賽程安排,對老將實在不夠友好。四天連比四個項目,中間只隔著“喘口氣的時間”,這哪是比賽?有些像“鐵人三項”的變種。更別提也才拼完200米和800米,第三天又要上100米預賽,這強度換哪位老將都得“腰間盤突圍”。賽事組委會或許該反思了,在追求“全項目覆蓋”的同時,是否忽略了運動員老將們的承受極限?
當然,最戳人淚點的還是孫楊母親的那句“只要他身體健康”。這話聽著樸實,卻道出了競技體育最殘酷的真相;當金牌與健康只能二選一時,母親的選擇永遠是后者。
孫楊的堅持值得掌聲,但他的退賽更該被理解——畢竟,再多的獎牌也換不回一個挺直的腰桿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