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將來中美空軍在戰場上對抗,會出現什么結果?
對此曾參加過2023年6月美國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相關研究模擬的專家們和美空軍退役軍官有話說。
當時這些人聚首,利用計算機模擬了各種中美空軍在未來戰爭對抗的場景,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解放軍已經隱忍了30多年,如今就在等一個機會!
【模擬研究后專家們和美空軍退役軍官聯合出具的研究報告截圖】
他們警告美軍,最好不要想著利用中國臺灣問題對華宣戰,這很可能導致“亞太地區的勢力組成以及政治格局”徹底洗牌。
中國空軍開始崛起
如果你對中國航空發展史足夠了解,就應該知道,中國航空科技正兒八經的進入井噴時期,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從蘇俄引進蘇27之后了。
更早的時候,中國因為受到來自美蘇的技術封鎖,在航空領域的發展進步遲緩,哪怕七十年代末因為中美正式建交,兩國進入蜜月期,中國得以及接觸到美西方的一些先進技術,但中國在航空領域的發展仍然有限。
【中美蜜月期中國接觸美西方先進技術】
這主要是因為美國雖然基于“聯華抗蘇”的需要和中國站到了一邊,但對于發展潛力巨大的中國美國仍然有所保留。
后來蘇聯崩塌在即,美國與中國的關系就變得更加微妙,中國想要借助美國在相關領域取得進境基本可以說是做夢。
但好在中蘇關系有所緩和,時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表示可以恢復對華武器出口,中方對于蘇聯的示好自然是欣喜且接受的,并在派遣代表團赴蘇考察后,相中了蘇聯的蘇27戰斗機。
【蘇27戰斗機】
不過在中蘇達成一致后不久,蘇聯就解體后,好在俄羅斯方面仍然愿意與中國繼續交易,就這樣,中國于1992年6月得到了首批12架蘇27,剩下的12架則在同年11月25日完成交付。
放在如今來看蘇27不能算太先進,但對于當時的中國空軍而言,蘇27真的稱得上“神器”了,于是中國再次向俄羅斯訂購了一批蘇27,同時通過艱難的談判,爭取到了蘇27的生產許可證。
【蘇27來中國】
此后中國開始一邊用俄羅斯提供的全套部件組裝新機,一邊對蘇27進行逆向研究,努力“啃”其蘊含的先進技術。
而在中國“啃”透蘇27的整個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航空技術經驗,這為后來中國發展自己特色的先進戰斗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繼蘇27之后,中國還再次從俄羅斯進口了蘇30等戰斗機,同樣對這些先進戰斗機進行了逆向研究,收獲滿滿。
【中國還引進了蘇30】
再加上當時來自美國的空中壓力沉重,中國干脆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基于“兩條腿走路”的原則,開始同時發展殲16和殲20兩型戰斗機。
2011年,殲20、殲16先后首飛成功,特別是殲20,它的問世和成功首飛,證明中國在航空領域已經不再處于單純的“模仿”階段,而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風格”。
不過“首飛成功”只是第一步,距離兩型戰斗機形成強大的戰斗力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時面對美方仍顯囂張的各種挑釁,中國解放軍選擇了隱忍。
【殲20首飛成功】
從90年代算起至今,中國解放軍已經隱忍了30多年。
不過如今中國解放軍空軍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體系化作戰能力,殲20對上美國的F22/F35甚至隱隱有反超之勢,對于現在的中國解放軍而言,已經不再需要像過去30多年那樣一路隱忍。
正如美國專家們警告的那樣,中國解放軍如今就在等一個機會,以徹底解決內外隱患。
且面對實力仍在不斷增強的中國解放軍,美軍的情況卻顯得很不樂觀。
【美軍目前問題很多】
美軍的現狀堪憂早在2024年5月,《美國防務新聞》就曾特別撰文指出:
“近年來美國一直在大刀闊斧致力于空軍變革,但由于整體機隊老化,新機更替跟不上老舊飛機淘汰速度,以至于智庫專家認為美國空軍已達到了一個關鍵的危險點,共和國參議員質疑美國空軍是否有足夠的飛機以應對全球威脅。”
總的來說就是《美國防務新聞》認為在美國“去工業化”現象嚴重的背景下,美國空軍恐怕根本無法保證在未來戰爭中能有充足的軍機投入戰斗。
【美國空軍戰斗機】
不僅如此,美國在軍事科技領域,這些年來也是“裹足不前”,這導致美國可能不再能主導新的軍備競賽。
在過去,美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軍事科技引領者,別的不說,就說與中國的對比。
在中國還用著殲8II的時候,美國已經開始服役五代隱身戰斗機F22了,可發展到今天,美國卻因為國內的各種問題不得不“擱置下一代空中優勢計劃”。
【美國叫停“下一代空中優勢計劃”】
相較而言反倒是原本不知道落后到何等程度的中國,于2024年12月下旬先美國一步曝光了一款疑似六代機。
而中國這些年在軍事領域的飛速發展,也導致美國不得不重新思考對華戰略。
比如美國智庫“昆西國家政策研究所”就曾特別撰文指出,如今的美國不應該再追求“顛覆中國”,而是應該思考如何“對華防守反擊”。
換言之就是,已經有人意識到目前的中國不再需要韜光養晦。
【強大的中國解放軍】
中國解放軍仍然保持克制只是在等待一個絕佳的機會,以徹底解決中國臺灣問題,同時讓美國無法再在亞太地區耀武揚威,做“摧毀中國”的春秋大夢。
參考資料:
【1】《Accelerating 5th Generation Airpower:Bringing Capability and Capacity to the Merge(加速第五代空中力量:將能力和容量融合在一起)》 MIAS[2023.6.] 【2】《美媒:美國空軍規模不斷萎縮,還能打贏戰爭嗎?》 新華網[2024.5.15.] 【3】《瞭望|美國無力主導新軍備競賽》 新華社[2024.11.4.] 【4】《美國智庫提出主動拒止戰略:不追求顛覆中國 而是防守反擊》 觀察者網[2022.6.23.] 【5】《蘇-35爽快來華的幕后玄機》 新民周刊[2022.6.2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