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文梅 北京報道
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2025年5月18日是第35個全國助殘日,主題是“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全國助殘日設立35年來,始終承載著一個核心使命:打破偏見,構建無障礙社會環境,讓每一位殘疾人都能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發展成果。
為了全面呈現貴州殘疾人事業發展近年來取得的進步,充分展現殘疾人朋友自強奮斗、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以及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群體的關愛,貴州省殘聯于全國第35個助殘日期間推出了多個有愛、有趣和有益的活動,為此次全國助殘日的溫馨畫卷增添了獨具貴州特色和文化底蘊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藝術匯演亮點頻現 自強精神打動人心
為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推進貴州特殊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和紅色文化,5月15日至16日,第十一屆貴州省殘疾人藝術匯演在貴州廣播電視臺舉行。
本屆匯演以“積善貴州·榜樣力量”為主題,由貴州省殘聯、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民政廳、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貴州省廣播電視局聯合主辦,貴州廣播電視臺承辦?;顒臃譃槲璧?、聲樂、器樂、戲曲四大類別,吸引了來自全省9個市州及貴州特教中職校共10支代表隊,共45個節目參演。經專家評審團嚴格評選,最終評出一等獎4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10個及優秀組織獎24個。
本次匯演的原創節目成為最大亮點:貴陽市代表隊帶來的舞蹈《愛語山間》,通過肢體語言展現苗族山歌的悠遠意境;六盤水市舞蹈《吉?!ぜ椤芬砸妥鍌鹘y服飾與奔放舞步,傳遞豐收喜悅;黔東南州器樂《布依手鼓冗來》用非遺手鼓演繹現代節奏,展現傳統與創新的碰撞。每一部作品都深植民族土壤,通過創新的形式,讓傳統文化在特殊藝術的澆灌下綻放出跨越障礙的生命之花。
改編作品同樣精彩紛呈。遵義市舞蹈《愿被溫柔以待》詮釋肢體障礙者的堅韌與優雅;六盤水市聲樂節目《如果你要寫風,就不能只寫風》由視障歌手傾情獻唱,空靈嗓音觸動人心。戲曲類節目中,畢節市原創儺戲《撮泰吉》以古老面具藝術講述生命故事,遵義市改編京劇《梨花頌》則由聽障學生通過振動感知節奏,完成高難度唱段,令人贊嘆。貴州特教中職校的舞蹈《聲·晞》以手語與光影藝術結合,演繹聽障學生對聲音的渴望,極具視覺沖擊力。
舞臺上,殘疾人表演者們以精湛的技藝和飽滿的熱情,將自強不息的精神融入每一個節目細節。他們的表演不僅是對自身能力的挑戰與超越,更是對生命尊嚴的堅守與頌揚。舞臺上的每一束光芒,都映照著他們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道路,激勵著更多人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
據了解,貴州省殘疾人藝術匯演每四年舉行一次,是全省最大規模、最高水準的殘疾人文藝盛會。貴州省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殘聯系統將以本屆匯演為新起點,持續推動特殊藝術繁榮與創新,切實滿足殘疾人群體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展現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良好精神風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篇章貢獻殘聯力量。
貴州“村T”元氣滿滿 非遺文化生生不息
5月17日,來自貴州省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殘疾人工作者、視力障礙者,以及貴州省殘疾人康復中心的聽障兒童,身著盛裝登上貴州“村T”舞臺走秀。巴黎殘奧會游泳“三冠王”楊洪、在多屆殘奧會游泳比賽屢獲獎牌的楊光龍也走上T臺,為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言。
本次“積善貴州·融耀同行——美麗追夢人時尚之夜”活動在黔東南州凱里市苗侗風情園舉行。以“平等、融合、共享”為價值導向,貴州省殘聯將“殘疾人勵志+殘疾人文創產品+公益助殘”等元素融入貴州“村”字品牌,通過系列文體活動的舉辦,展示殘疾人朋友永不服輸的競技精神、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對夢想的勇敢追求,進一步推動殘疾人文化事業發展。
臺江縣的殘疾繡娘張艷梅,帶著一件名為“萬物祥生”的苗族鼓藏衣走上T臺。苗族鼓藏衣是苗族重大的祭祖儀式上的盛裝,手工土亮布為底,繡著苗族祖先姜央和央妹的傳說故事,繡著苗寨生活中常見的花鳥蟲魚,還繡著苗家人極為珍愛的吉宇鳥和吉祥云勾。
張艷梅3歲時因脊髓灰質炎而雙腿殘疾,卻如同山間的藍靛草般蓬勃生長。她創辦起民族民間服飾織錦工藝廠,吸納當地留守或殘疾的婦女從事刺繡加工。
同張艷梅一道而來的,還有她的母親潘玉珍。這位年近80歲的老人,多年前為給女兒治病,曾背著大包大包的苗繡遠走他鄉,后又身著苗族盛裝,走上美、英、法、加拿大等國的T臺,成為最受矚目的“東方老奶奶”。
潘丹寨縣排莫村的60后蠟染手藝人楊而朗,自幼跟隨母親學習傳統蠟染技藝,栽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挑繡、浸染剪裁,奈何在不惑之年,她失去了右手臂。她又用左手重新拿起蠟刀,將心里最美好的愿望通過畫作呈現。她愛上描繪飛鳥的翅膀,想象自己也能自在翱翔。
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第三中學的盲人教師劉芳,由志愿者帶著走上“村T”。她曾擁有光明,卻因視網膜色素變性而漸漸失明。失明后的10余年,她依舊堅守在教育事業一線。當她穿著民族服裝,站上舞臺聲情并茂地朗誦詩句,再一次見證了自己生命的精彩。正如劉芳在其創作的小說里所寫的那樣:“一條河在地面奔騰時是一條河,在地下流淌時還是一條河,最后他們都奔向了大海,在那里,他們的靈魂是平等的”。
當天演出現場,畢節市納雍縣盲童李玉順帶來的一首原創歌曲《一直在這里》,將氣氛推至高潮。當李玉順走上舞臺,燈光忽然變得黯淡,“村T”舞臺兩側觀眾自發地打開手機閃光燈,仿若浩瀚星海。星星點點中,他天籟般的童聲響起,這條由手機燈光照亮的路,是人們內心向善的溫暖心路,也是李玉順未來人生可以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助力之路。
“聽完歌曲開頭那句‘那時候我們,在人海中相遇’,我就忍不住流淚了。”來自北京的章女士幾天前自駕進入貴州,在榕江縣看完“村超”,便朝著“村T”而來。她說:“李玉順清澈的童聲,承載著無盡的純真與力量,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與堅韌。”
積善貴州探索新起點 殘健融合共譜新畫卷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重要論述以及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5月18日,以“積善貴州·榜樣力量”為主題,通過科技賦能、融合發展,激發社會參與、文化傳承的全國助殘日宣傳活動在貴陽市舉行。
本次活動由貴州省殘疾人聯合會、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聯合主辦。結合自強模范表彰、“智慧殘聯”啟動,以模范故事講述,教育、就業、康復、文化體育等成果展示,以及殘疾人藝術展演等彰顯殘疾人奮斗精神,全面展現貴州省殘疾人事業的新成果,大力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貴州省政協副主席、貴州省工商聯主席李漢宇,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貴州省慈善總會會長陳敏,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羅寧以及省殘工委成員單位負責人等出席活動,省級五個專門協會、全省殘疾人代表、助殘志愿者及愛心企業代表百余人共同見證這一溫情時刻。
貴州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方勝說,今天我們以“積善貴州.榜樣力量”為主題,隆重舉辦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宣傳活動暨第十一屆全省殘疾人藝術匯演。這是對“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部署的堅實回應,更是向全省286萬殘疾人兄弟姐妹交出的一份暖心答卷。貴州省殘聯將以此次助殘日活動為新起點,持續深化“積善貴州”助殘行動,讓每個殘疾人都能感受黨的溫暖、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中書寫更加壯美的春天故事!
活動現場,視障學生用手語舞蹈在聲光技術交織下,演繹出對光明的追尋;聾人舞者將侗族大歌與彝族史詩融入現代舞蹈,展現民族文化的蓬勃生命力;布依族傳統服飾與細膩肢體語言傳遞出自信之美;聽障表演者更以振動感知節奏,在琴鍵上奏響深情樂章。民族風情與人文情懷在此交融,勾勒出一幅殘健共融的藝術畫卷。全國自強模范徐寧在分享自己的奮斗故事時說:“生活不一定給了你最好的,但是他一定給了你所需要的?!?/p>
現場還舉行了貴州“智慧殘聯”啟動儀式。該系統依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圍繞殘疾人就業、康復、教育等核心服務,為全省殘疾人提供精準化、便捷化服務?!翱萍疾粌H是工具,更是打破障礙的橋梁?!贝送猓思覅⑴c“積善貴州”助殘行動的愛心企業走上了“愛心T臺”,成為為殘疾人事業突出奉獻的“助殘先鋒”。
會場外的青云市集,貴州省殘聯與貴陽市殘聯圍繞殘疾人就業、教育、醫療、康復等擺開服務攤位,這里有先進的“外骨骼機器人”,也有殘疾人直播帶貨的直播間,熱鬧的現場人潮涌動,流淌著對殘疾人的關愛暖流,洋溢著殘疾人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
責任編輯:周南 主編:文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