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現場
5月20日,2025西部媒體聯“益”會暨第十屆“520公益季”盛典在四川成都舉行。來自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區的主流媒體代表、公益領域專家以及愛心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凝聚愛心與力量的公益盛會。 現場,阿里巴巴公益聯合13家媒體代表共同啟動“微愛萬能·小微公益行動者尋訪計劃”,計劃投入百萬公益金尋找不少于100名具有持續性、草根性、創新性、感染力和可復制性的草根公益行動者(或團隊)。
當天,第十屆“520公益季”年度公益人物及機構獎項也在現場揭曉,11位個人和團隊因其在公益領域的突出貢獻收獲致敬,他們的故事感動全場。
十年堅守
公益之路的初心與遠方
從2016年在陜西萌芽,到如今覆蓋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區的公益盛會,“520公益季”走過十個年頭。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金旼旼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天天正能量是中國公益行業一個獨特的項目,是全國媒體共建共創的公益平臺。展望未來,我們將推動天天正能量項目的開放和公共化,朝著‘人人可享、人人可見’的方向發展,完成從個體價值向公共價值的邁進,從私德之善發展為服務公共之益。”
“‘盼江綠’是一個人,也是一群人,象征著公益人經年累月的支持和付出,是公益行業不斷前行背后的砥柱。”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創始人、會長楊欣分享了這一跨邊界、齊心協力的環保故事。從2000年起,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開始收到第一個人的捐款,這個人的捐款從貴州而來,一開始每月10元到20元,再到每月30元,23年來從未間斷。匯款單上,只留下一個名字:“盼江綠”。這讓楊欣等人十分感動:只有真心熱愛長江,才能有這樣的堅持。
在尋找“盼江綠”的過程中,以紅星新聞為代表的長江沿線多家媒體全情投入,讓公益的目標串聯起天南海北向往美好的心。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周新雨則帶來了另一個感人的公益故事。他分享了由他帶領的“陽光心語”志愿服務隊如何為青少年抑郁尋找“解藥”的故事。這支專業志愿者隊伍針對當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開發了一系列創新性的心理干預方案,通過校園講座、一對一咨詢和家長培訓等多種形式,已為數千名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周新雨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專業服務與公益行動相結合的方式,為更多陷入心理困境的年輕人點亮一盞明燈,讓他們看到希望、找回自信。”這支隊伍長期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用專業力量照亮被忽視的心靈角落,正是小微公益力量的生動體現。
▲盛典現場
百萬公益基金激勵
尋找不少于100位草根公益行動者
作為一個始于2013年、已持續超過12年的品牌公益項目,天天正能量已從最初聯合30余家媒體啟動,發展到如今全國400多家主流媒體的參與。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項目負責人文娜介紹:“我們攜手媒體伙伴共同回應社會情緒,讓正能量始終在場。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暖心小店老板,還是突發事件中的見義勇為者,或是重大災難時的救援英雄,天天正能量都在第一時間予以關注和獎勵。”
當天,阿里巴巴公益聯合13家媒體代表共同啟動了“微愛萬能·小微公益行動者尋訪計劃”。據介紹,那些源自民間、由個體或小型草根組織推動的公益實踐,被統稱為“小微公益”。它們雖然規模不大,但卻以“輕、巧、暖”的方式,精準回應了社會痛點,展現了“小而美”的大能量,成為“人人公益”理念的生動實踐。
據悉,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項目計劃投入百萬公益金,今年將繼續尋找不少于100位具有持續性(行動需有持續性,能解決具體社會痛點)、草根性(非機構化、組織化運作,發起者為普通個體或民間自發小組)、創新性(用自己的方式回應未被關注的社會需求)、感染力(故事具共情力,能喚醒更多愛心、激發他人參與)和可復制性(模式可被其他地區借鑒)的草根公益行動者(或團隊)。
據悉,入選者將獲得“小微公益行動者”榮譽稱號,并獲得最高10000元的公益金支持。
凡人微光
他們的故事感動全場
當天,第十屆“520公益季”年度公益人物及機構獎項也在會議現場揭曉,11位個人和團隊因其在公益領域的突出貢獻收獲致敬,他們的故事感動全場。
“艾之家”殘疾人洗車店創始人艾必齊用不屈的脊梁為殘疾人打造了一個溫暖的“家”,讓他們通過勞動贏得尊嚴;成都市星空里咖啡館創始人楊娟為心智障礙青年打開通向社會的窗口,讓特殊群體在工作中找到自信與價值;退役軍人李春亮發起的成都急救知識街頭公益課堂,已讓數千市民掌握救人技能;成都市武侯區善工家園助殘中心理事長胡斌堅守12年,為240多個特殊家庭提供專業托養和康復服務。
錦江區黑暗跑團用一根繩連接光明與黑暗,讓視障者體驗奔跑的自由;致公黨四川省委等六方聯合開展的“微光行動”以足球為橋梁,讓涼山“微光女孩”從基地班到大學研學,在綠茵場上綻放自信光芒;四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免費車票”項目為6800多名山區學生發放7萬余張免費車票,讓他們告別跋山涉水;同一機構的“益起成長”項目構建起從助學扶困到青年賦能的完整公益鏈條。
成都市錦江區殘聯“牽手‘福’蓉·錦愛伙伴”聯結1441家企業為30萬殘疾人提供無障礙服務;四川巾幗園(四川省婦女兒童中心)用一碗臘八粥的溫度和一副春聯的祝福,傳遞節日里的公益溫情;四川體彩“微光行動”通過“快樂操場”項目為165所山區學校點亮體育夢想。
每一位獲獎者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每一份堅持,都展現著公益的無限可能。
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
編輯潘莉 責編 鄧旆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