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運河,古韻通津。2025年“5·19中國旅游日”天津分會場啟動儀式在《運河漁歌》的文藝演出中拉開序幕,現場熱潮涌動,活動氣氛濃厚。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冰,中共天津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吳俊雅,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韓福前,武清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姜述英和北京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文旅部門負責同志、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代表出席本次啟動儀式。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冰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全面貫徹全國旅游發展大會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落實天津市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攻堅之年。今年的“5·19中國旅游日”,天津精心策劃主題月近300場文旅活動、推出58項惠民舉措,讓廣大市民和游客更好地享受旅游日帶來的歡樂與實惠,我們在此發出邀請,誠邀四海賓朋暢游津城,在此我們也呼吁,希望全體市民當好東道主,以熱情傳遞津城溫度。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姜述英說:“當前,武清正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支點為目標,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深化‘通武廊’一體化發展,加快推動京津產業新城與大運河文化生態發展帶、‘新商圈’建設。期待更多朋友走進武清,漫步運河畔感受千年文脈,打卡時尚商圈體驗國際潮流,暢游田園鄉村,品味詩意生活。”
202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入新的十年,彈指一瞬,十年來,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門攜手共進,取得一系列文旅新成就。“通武廊”作為京津冀文旅協同的重點區域,近年來加大交流合作,為京津冀擘畫了文旅協同的又一嶄新畫卷。
現場,來自北京通州的北京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講解員張璇為大家推介了京杭大運河的北段,通州運河的文旅景觀;“武清·大運河”吉祥物武小福、清小美則手持文旅地圖,向大家如數家珍一般地介紹佛羅倫薩小鎮、V1汽車世界、創意米蘭等購物、體驗激情與欣賞藝術的點位,運河不夜城讓游客沉浸在古風燈海與熱鬧市集中,天民田園、李大人莊村的農產品吸引游客體驗親近自然之美;一劇一世界,一戲一人生。河北廊坊的紅樓夢戲劇幻城以《紅樓夢》為藍本,用沉浸式戲劇藝術表達展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講述每個人心中不一樣的《紅樓夢》。
天津市東臨渤海、北依燕山,獨特的地貌格局孕育了豐富多樣的地質資源和地質景觀。結合今年開展的全市旅游資源普查中期成果,活動中發布了地質公園游、濱海漫步游、山谷溶洞探秘游、濕地湖畔尋芳游、森林溫泉康養游等5大主題、15條地質科普旅游線路,讓市民和游客通過地質科普游,感悟天津滄海桑田之變遷,領略大自然的神奇與壯美。活動現場還擺放了河海、紅色、建筑、工商等八大文化主題、30條精品文旅路線展板,加大對津派文化主題旅游線路的推廣,誠邀廣大市民和游客讀懂天津,感受古今融合、“津”彩無限的城市魅力。
活動還圍繞“文明旅游 美麗中國”主題,同時緊扣“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主題活動,天津市持續開展文明旅游教育引導和志愿服務活動。現場有6家單位被授予“天津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務站”的稱號;10家單位被授予“第三批市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
按照文旅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將體育健身運動融入旅游活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將在粵港澳三地舉行為契機,組織舉辦“健步‘5·19’ 好運同行”健走打卡活動,邀請津粵兩地志愿者代表,以打卡通關的形式徒步穿越“微縮”運河線路。通過本次活動促進了津粵兩地文化交流與志愿者合作,為“十五運·十五城”天津站增添活力,推動全民健身與文明出行風尚。
現場搭建了京津冀“非遺新潮集”創意市集,京津冀三地獨具特色的泥人張、福祿緣葫蘆烙繪、民間女紅布藝、津派翟氏風箏、木版人物燙畫等非遺作品、文創產品悉數亮相,現場的市民游客還在傳承人的指導下,體驗非遺制作工藝,增進市民游客的互動參與感、體驗感。
此外,運河不夜城策劃組織了“一河連通京津冀 共賞人間千古景”運河不夜城沉浸式主題展演,通過場景藝術演藝、大型歌舞表演將大運河進行活化打造。海河傳媒中心旗下海河MCN策劃的春日煥新嘉年華“5·19中國旅游日”文旅電商直播專場活動也在當天活動現場激情開播。
通過2025年“5·19中國旅游日”主題月系列活動的開展,讓“中國旅游日”不僅是文旅融合發展成果的“宣傳日”“展示日”,更是文旅產業發展的“助推日”、全民分享旅游幸福的“惠民日”。
(記者 苑美麗 攝影 吳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