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國設計考古與文旅融合發展暨“龍紐玉印”學術研討會在渭南市博物館召開。本次研討會由西安美術學院、渭南市博物館、中國印學博物館聯合主辦。
據悉,此枚渭南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龍紐玉質璽印被定標為國家一級文物,于2016年在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王莊鎮柳泉村九溝西周墓葬中出土,是目前國內出土的最早的龍紐璽印、最早的玉質印章,被考古界譽為“中華第一印”。
本次研討會以“讓文物活起來”為導向,通過學術研討與實物展示,進一步挖掘龍紐玉質璽印價值,促進產、學、研、教相互聯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安陽殷墟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終南印社、平湖璽印篆刻博物館、西安中國藝術博物館、中國玉文化研究會、西安美術學院等單位4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
研討會上,大家近距離觀察并鑒定龍紐玉質璽印。渭南市執法支隊考古干部同學猛同志介紹了“龍紐玉印”出土發掘情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員王仁湘老師以《早期印與器蓋的關聯》為題進行主旨發言;殷墟博物館館長何毓靈參照殷墟出土的商代肖形印,進一步論證玉印的“商文化基因”;西安美術學院李青教授強調玉印材質為和田玉,印證了商代“玉石之路”的存在;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孔品屏聚焦印章定名與功能作重要闡述;西安美術學院黃向東教授從設計學視角提出玉印的“符號系統”可轉化為現代視覺語言;還有來自西安美術學院于躍波教授提出“學術研究+研學教育+藝術維度+AI技術+文旅綜合體產業”五維活化路徑新思路。最后,南京大學周曉陸教授作了總結發言,評價本次研討會形成了“考古發現——形制分析——文化闡釋——活化實踐”的完整研究鏈。
文/劉華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