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記者 上官云)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揭開帷幕,即“看·見殷商”大展。
一組數據足以說明它的精彩程度:此展覽聚集來自全國28家考古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藏品338件(套),涉及甲骨、青銅器、陶器、玉器等。
一起來看看吧,這場展覽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精美文物。
鸮尊“合體”,亞丑鉞同框
據了解,“看·見殷商”大展是首都博物館品牌展覽“中華文明起源”系列第二展,全景呈現殷商文化面貌、揭秘殷商文明密碼。
資料圖: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看·見殷商”展覽展出的鸮尊。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展覽內容分為“有冊有典”“青銅高峰”“居中衍大”“式范后世”四個部分,從商王世系入手,進而展示殷商時期的生產、生活等,最后展示殷商時期在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在精心布置的展廳里,諸多珍貴展品令人驚嘆不已。
比如,造型質樸的陶人。它的個頭不大,寬面平臉,鼻梁很高,眼球微凸,寬口粗頸,不禁令人聯想,多年前的商代人,長什么樣?
商代青銅鑄造工藝高速發展,青銅器精美且豐富多樣。此次展覽中,兩件婦好青銅鸮尊和兩件亞丑鉞同框展出。
鸮尊是婦好墓的隨葬器物,共出土了一對兩件,分別藏于國家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院。鸮尊整體呈站立鸮形(貓頭鷹),雙翅并攏、寬尾下垂,紋飾相當精美。
另外,別忘了看一看堪稱文物界“表情包扛把子”的青銅亞丑鉞:雙眼圓睜、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口整齊的牙齒,好像正在開懷大笑。
當然,亞長牛尊也不能錯過。牛尊造型為寫實的水牛,嘴巴微微張開,背部微凹,上有長方形銅蓋。牛身布滿龍、鳥、魚等動物紋飾,牛頸部下方及器蓋內壁有銘文“亞長”。
資料圖:參觀者觀賞展出的牛尊(商代)。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不過,去參觀時一定要注意下文物展出時間,千萬不要跑空。
這個“彩蛋”,別錯過
陶器、青銅器……不得不說,此次展覽展品豐富而又全面。
據介紹,這一次,不少展品是首次進京亮相,珍品、孤品、名品云集。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和銅鷹形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雙面銅人像、獸面紋青銅胄、蟬紋青銅大刀等一眾“明星”文物紛紛登場,一展縱覽殷商超重量級文物“天團”。
此外,今年電影《哪吒2》火爆出圈,展覽特別設置了一個驚喜“彩蛋”, 以《哪吒2》所涉及的道具為線索,展出其文物原型。
資料圖: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看·見殷商”展覽展出的虎紋鉞(左)、青銅鋸齒鐮形器。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如何欣賞商代展覽?想去參觀的人,也不用擔心“看不懂”。據了解,伴隨展覽將同步推出多位知名學者領銜的線上直播、專家講座等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為公眾普及殷商文化知識。
首都博物館研究館員、策展人高紅清曾表示,出土的觚和爵等禮器以不同組合表達貴族身份,體現出禮樂制度的發展;借助卜骨,可窺得目前所知中國最早成熟文字系統的模樣……展覽呈現商代社會的多重面貌,講述其對中華文明的深遠影響。
展品之外,科技加持,則讓觀展氛圍更加濃郁。比如,利用絲線的光影藝術、AI活化歷史人物的“梗文化”,全方位營造商都的空間意向,讓觀眾仿佛跨越時空身臨青銅時代。
此外,看完了展覽,還能欣賞一下文創。據悉,本次展覽特邀多位設計師設計推出極具特色的“殷商主題”系列文化創意產品,琳瑯滿目,有趣又好玩。
在沉浸式體驗中觸摸殷商文明的脈搏,這個展覽,你準備去打卡嗎?(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