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原創提振消費、刺激經濟的政策,要把人放在首位,圍繞滿足人、讓人更愉悅、更開心、更爽來做文章。這才是我們應該從演唱會經濟中,領會到的最重要的東西。
作者| 劉遠舉
財經專欄作家
多家智庫研究員
5月2日—4日,大灣區及廣東地區首個超級草莓音樂節,吸引了大約8萬名樂迷,齊聚東莞。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音樂節超強的引流效應下,東莞相關行業消費約2.8億元。
以酒店為例,虎門美思威爾頓酒店的負責人表示,在音樂節期間,酒店的預訂數量有了明顯的上升,與平時和去年同期五一假期相比,客房的入住率增加了大約七成。
僅僅說這個數據,還沒有太大的感覺,數據要對比才能看明白。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那么,有多少人出行呢?5月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14.65億人次。也就是說,五一出行的人,平均花費了123元。
全社會跨區出游,這個數據口徑可能偏大,不代表出游。那么,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也就是說,出游的人,平均花費574元。
相比之下,8萬名樂迷,在東莞花了2.8億元,人均3500元。比較之下,就不難發現,東莞音樂節的消費拉動能力非常強。
現在都說消費乏力,為什么東莞音樂節有這么強的消費拉動能力呢?
年輕人不是不消費,而是要“悅己消費”
地方發展旅游,資源稟賦非常重要。東莞地處制造業發達的珠三角,大量年輕人在這里工作。所以,東莞的音樂節能吸引到大量的年輕人。另外,珠三角經濟發達,東莞周邊有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等大城市。這些地方的人,消費能力強,去東莞也便利。這一點是很多其他網紅二三線城市無法比擬的。
其次,本屆音樂會規模、檔次都足夠好。本屆超級草莓音樂節為北京、東莞,南北雙城同期,以多舞臺、重內容、重體驗為特色,3天時間,3大舞臺,每天演出持續8個小時,共54組藝人參演。既有國際知名音樂組合,也有楊千嬅、周柏豪等大灣區實力音樂人,還有周傳雄、趙雷等明星,所以,吸引力足夠強。
從具體操作來說,東莞各級政府都充分利用了音樂節的紅利。
東莞虎門鎮結合超級草莓音樂節,在各大商圈開展商貿文旅促消費活動,拉動社會消費同比去年五一假期增加近35%。本土潮玩品牌,美食“東莞燒鵝”,也都成為草莓音樂節現場的消費熱點。
東莞市層面,圍繞音樂節,搞了“跟著音樂游東莞”“跟著演出游東莞”“跟著書香游東莞”“跟著非遺游東莞”“跟著展覽游東莞”“跟著賽事游東莞”“跟著購物游東莞”等一系列活動,共推出180多項精品文旅體活動,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提振本地消費。
除了這些地域性、技術性、個體性的原因,演唱會本身,拉動消費的能力,一直非常強。有媒體報道,以周杰倫演唱會海口站為例,短短4天就吸引了15.46萬人次,拉動旅游收入近10個億。
或許正因為如此,今年五一假期,演唱會、音樂節持續升溫。超過30場音樂會在全國舉行,覆蓋北京、上海、成都以及銀川、寶雞、衢州等地。
大麥網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期間,北上廣深及其他主流二線城市,5天要開63場演唱會。包括張學友、王力宏、陶喆、張杰、時代少年團等在內的20多位歌手在全國各地開唱,吸引了數萬名歌迷前往北京、杭州、成都、南京、海口等城市。有多位明星連續開唱,王力宏在杭州5月1日到3日連唱三天,張杰在北京從5月2日到4日也連唱三天。
音樂會、演唱會拉動消費的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是音樂節消費,特別是粉絲追星,是一個積蓄、釋放的消費模式。這是一個波動非常明顯的消費模式。明星并不是天天都開演唱會,難得有一個機會,粉絲參與意愿就高。那么,這就會在短期內釋放長期積壓的這類消費需求。
人是有計劃性的,為了應對這個短期內的高消費,一個年輕人可能在這個長期內,就會縮減消費需求。所以,年輕人愿意在音樂節上花錢,和平常省吃儉用并不矛盾,與年輕人為了參與音樂節、演唱會一擲千金,也不矛盾,某種程度上,它們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但這并不是朝三暮四的故事,并不是數字加減的游戲。演唱會、音樂節,從總體上肯定是增加消費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年輕人成為演唱會消費的主力軍,他們舍得花錢的背后,是“悅己消費”的理念。
他們愿意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花錢,而演唱會這種精神文化消費、服務業消費,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據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有歌迷向記者透露,她五一假期去了兩個城市,連續觀看了四場演唱會,總共花費超過2萬元。“雖然為了追星變成了‘特種兵’,但感覺非常值得。”
何為發展經濟?就是要圍繞“人”做文章
這種“感覺非常值”就涉及一些更本質的東西:什么是經濟發展?
經濟學的龐大理論體系中,最基礎的,一切理論的根基,是效用。所謂效用,指消費者擁有或消費商品或服務對欲望的滿足程度,被稱為商品或服務的效用。一種商品或服務效用的大小取決于消費者的主觀心理評價,由消費者欲望的強度所決定。
整個經濟發展,就是更多地滿足消費者的效用。某種程度上,效用就是經濟發展,效用就是財富。
簡單地說,一個人有梨子,但喜歡蘋果,另一個有蘋果,但喜歡梨子。當他們兩個人交換之后,雖然并沒有產生其他的物質,但兩個人的滿足感都更強了。這就是經濟發展,這也是財富的創造。簡言之,讓人更舒服,更滿足,就是經濟發展。這是經濟的第一性原理。
這意味著,提振消費、刺激經濟的政策,要把人放在首位,圍繞滿足人、讓人更愉悅、更開心、更爽來做文章。人會為了自己被滿足,主動去積蓄,主動地去努力工作,于是,經濟發展才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努力工作,增加消費,增加消費得到滿足,又促進更努力的工作。
從這個角度,不難發現,投入到基建和直接補貼到人,或用制造產品來滿足人和用服務來滿足人,在現階段,后者可能更接近刺激經濟的第一性原理,效率也會更高。
音樂節、演唱會對文旅消費的拉動效應強,這是一種社會現象。地方政府要利用這個現象,合理規劃,優化服務,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確保演唱會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從這個經濟現象中明白:何為經濟,何為經濟發展,以及應該如何刺激經濟。這才是我們應該從演唱會經濟中,領會到的最重要的東西。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