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是發展所需,更是企業所盼、民心所向。近年來,為推動縣域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府谷法院以民營經濟促進法出臺實施為契機,緊緊圍繞全省深化“三個年”活動部署,以法治“善為”,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法治動能。
“立審執”聯動 按下涉企糾紛化解“快進鍵”
府谷法院將“兼顧執行”理念從源頭嵌入立案和審判環節。立案環節,開設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快速立案,并完善訴訟保全制度,為企業維權“提前上鎖”;審判環節,將傳統“判后告知履行”提前至審判過程中。對調解成功的案件逐案發放《自動履行告知書》,2024年調解成功案件中未履行協議而進入強制執行程序的僅占23.05%,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減少執行案源。
執前督促機制 唱響優化營商環境“好聲音”
府谷法院在全省人民法院率先建立“執前督促+和解”工作機制,成立首家執前和解工作室,以一個工作室、一名員額法官、一名執行員、一名書記員和一名律師的“五個一”團隊模式,搭建涉企糾紛“快車道”。在執行立案前通過法律釋明、說服教育及后果警示等多種方式,為各類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回籠資金。
自2023年機制運行以來,府谷法院執前和解工作室共收案件914件,達成執前和解311件,督促履行完畢607件,直接兌現金額達2.08億元。其中,成功化解涉企案件204件,為市場主體回籠資金1.24億元,以“零強制、全履行”的成果,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法院+N”新格局 擴大涉企執行“朋友圈”
府谷法院緊緊圍繞“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構建執行聯動協作機制。與稅務局簽訂《涉稅合作框架協議》,與發改、征信機構共建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機制。
2024年以來,共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1324人次,限制高消費2946人次,懸賞357案378人次;與公安局拘留所及交警、公安檢查站等部門建立常態化協助執行機制,打通查人找物堵點。2024年以來,通過公安檢查站協助查控被執行人2457人次,拘留92人次,成功化解涉企執行案件23件,執行標的案款到位約4290萬元,為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終本清倉” 吹響執行攻堅“沖鋒號”
府谷法院出臺《府谷縣人民法院關于開展終本清倉實施方案》,設立“兩終”案件團隊+財產監管團隊專項小組,對近三年無財產可供執行的終本終結案件進行全面細致回訪,對達成和解未履行以及終本后發現財產的案件進行全面排查。其中對涉被執行人為企業的終本案件進行逐案清理,將其中符合破產條件的僵尸企業移送破產,盤活市場經濟活力。
2024年以來,對17件涉企案件采取“活封活扣”措施,活封財物5049.98萬元,促成23家企業主動履行,35家企業達成和解,最大限度降低強制執行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實現了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雙贏”。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曲”。府谷法院將立足審執主責主業,多措并舉解決好企業經營發展急難愁盼問題,讓企業在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下行穩致遠、進而有為,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文/李軍 張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