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wǎng)友提問:在那恐龍統(tǒng)治地球的時代人類是不是就已經(jīng)存在?
這個問題很簡單:
人猿總科的分類還遠沒有達成一致,雖然還有許多爭議,但是下面這位經(jīng)常被認為是第一個能稱為“人”的物種。
他是能人,生活在距今約240萬到165萬年前,是目前最早的人屬物種,而非鳥類恐龍生活在距今約2.45億至6600萬年前——也就是所謂的恐龍時代或者中生代。兩者的時間差那是用“億年”來算的,所以真正的恐龍時代并沒有人類存在。
不過就著這個話題,我們可以簡單回顧下從哺乳動物到人,從恐龍到鳥類的演化吧!
在進入主題之前,還是先來說下能人。
能人被歸入人屬,其實主要是因為以前的學(xué)者認為他是第一個使用工具的猿類(“能人”這個名字也是這么來的),當時人們認為使用工具這一高級特征只有人才擁有。
但事實證明,猿類使用工具的時間遠早于能人存在的時間,所以現(xiàn)在能人的地位有點尷尬,估計在不久的將來會被踢出“人”行列,變成南方古猿。
雖然人和恐龍是完全兩個時空的生物,不過人的哺乳動物祖先存在的時間非常久遠,甚至只比恐龍晚了幾百萬年出現(xiàn),兩者都是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之后出現(xiàn)的。
哺乳動物到人
在恐龍橫行陸地的時代(也就是中生代),最多的哺乳動物大概長下面這樣:
它們像現(xiàn)代的鼩鼱一樣,體型通常比較小,以昆蟲,軟體動物,植物根、莖、葉、種子等為食。
不過,恐龍時代的哺乳動物比想象得要多樣化得多,遠不止這些像鼩鼱一樣生活的,它們中甚至有捕捉恐龍為食的。
△ 右邊這種是爬獸,它捕捉的是體型比它還大的鸚鵡嘴龍
當然,恐龍時代也有樹棲的哺乳動物,甚至還有會“翼裝”滑翔的,最早的樹棲哺乳動物在大約1.6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出現(xiàn),比胎盤出現(xiàn)得更早。
但是,那會并沒有出現(xiàn)像猴子一樣擁有靈活四肢、拇指(趾)能夠與其它指完成對握的靈長類動物,擁有這種能力的靈長類動物是在6500萬年前非鳥恐龍完全滅絕后才出現(xiàn)的,它們是由胎盤哺乳動物演化而來的。
沒有尾巴的靈長類動物——也就是猿類,大約在2000萬年前出現(xiàn),而那些改造后肢可以用于走路的猿類大約在1300萬年前出現(xiàn),這個便是類人猿或者人科動物。
類人猿在進化上又出了兩個分支:一個走向群居、擴張腦容量,以及繼續(xù)優(yōu)化自己的后肢行走能力,這個便是人亞科;而另外一個則走向獨居、以及臂行為主,這個便是猩猩亞科,兩者最晚在大約880萬年前分離。
時間繼續(xù)流逝,大約630萬年前,人亞科又開始走向兩個分支:一個變得更加適應(yīng)植食性,并逐漸失去捕獵能力;另外一個則繼續(xù)雜食,它們優(yōu)化捕獵或者拾荒(撿食肉動物無法吃下的獵物殘?。┠芰Γ瑪z入更多優(yōu)質(zhì)蛋白繼續(xù)提升自己腦容量,并在此過程學(xué)會使用工具(工具最初可能就是為了撬開骨頭獲得骨骨髓)。
那些雜食并且擁有捕獵能力的類人猿被歸入人族,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在該類中。在大約300萬年前,人族中有一些可能出于捕獵需要開始完全適應(yīng)了直立行走。
那些適應(yīng)直立行走的人族物種,最終出現(xiàn)直立人、能人等有別于其他近親的物種,它們不僅直立行走,腦容量大,還使用工具,因此他們被歸入了人屬。
以前人們認為直立人是由能人直接演化而來,但現(xiàn)在的證據(jù)表明,兩者共同生活了很長時間,在他們的年代,或許還有許多其它直立行走的人屬類人猿吧。
另外,能人的手臂偏長,而腿偏短,所以能人的直立行走能力可能并不突出;直立人則正好相反,它們的直立行走能力很強,并在之后取代包括能人在內(nèi)的其他所有直立行走能力的人族物種,并演化出各種各樣的人屬物種。
不僅如此,直立人自身存在的時間也很長,他們是一個時間種,存在超過200萬年,同時擴散的范圍也非常廣,我們中國發(fā)現(xiàn)的各種古人類,包括藍田人,元謀人,西侯度人.....等等都是直立人。
△ 這張圖片很好地描述了靈長類猴和猿的演化(原猴沒有出現(xiàn)在圖中),不過時間節(jié)點和我查閱到的不太一樣
直立人在擴張和演化中,一個擁有絕對語言天賦的物種出現(xiàn)了,他們就是智人——也就是我們。
人類最后的故事就是,智人像最初直立人一樣遷徙,并把所有更早遷徙的直立人或者其它人屬物種全部取代,最終讓人屬物種只剩下智人一個。
恐龍到鳥
靈長類動物的故事開始于非鳥恐龍的滅絕,但實際上恐龍的故事并沒有落幕,它們今天還生活在地球上,而且比過去任何時刻都繁榮,都更具多樣性。
現(xiàn)代的恐龍自然就是鳥類,在很多科普讀物中,鳥類被描述為由恐龍演化而來,但事實證明,定義鳥類的特征中,沒有一個是它們獨有的,所以說恐龍演化成鳥類并不是很準確,更準確的說法是,鳥類就是恐龍。
恐龍存在的時間很長,演化出各種各樣的物種,這給了我們一種錯覺,認為任何時代的恐龍都很多,但實際上任何時期同時存在的恐龍都只有1000種左右,而現(xiàn)在的鳥類有1萬種左右,從這方面來說,恐龍不僅沒有滅絕,它們變得更加繁榮了。
恐龍的演化也非常復(fù)雜多樣,鳥類在大約1.5億年前出現(xiàn),它們來自獸腳類恐龍。
△ 猜猜這是誰的腳
獸腳類恐龍都是雙足行走的,且主要是肉食性的,它們還有其它一些的共同特征,比如是骨頭中空、四肢都有三趾等。
大約在1.7億年前,獸腳類恐龍中有出現(xiàn)了一個獨特的分支,它們不僅骨骼中空、擁有三趾,還長有羽毛,它們就是虛骨龍類。
雖然,羽毛并不是由虛骨龍類獲得了,一些更古老的恐龍可能就已經(jīng)長有羽毛,但是虛骨龍類是將羽毛發(fā)揚光大的恐龍。
早期的虛骨龍類體型都較小,古生物學(xué)家也有意將體型較小的獸腳類恐龍劃入虛骨龍類,但是這類恐龍還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它們可能進化出植食能力。
從肉食到了雜食,這讓虛骨龍類爆發(fā)性演化,不僅演化出后來的鳥類,還演化出恐龍世界最著名的物種——霸王龍(霸王龍出現(xiàn)的很晚,在距今7200萬至6600萬年間出現(xiàn))。
恐龍最后的故事就是6500萬年前大滅絕事件的到來,所有其它種類恐龍都滅絕了,只有鳥類活了下來,并與哺乳動物共同主宰了新生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