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小滿,2025年農歷四月二十四,迎來“晚小滿”。老話說“晚小滿,雨水多”,預示小滿期間降雨或較常年偏多。
此時南北農作物都進入關鍵生長期,北方麥類灌漿,南方水稻分蘗。雨水多雖好,但若排水不暢,農田易積水爛根,影響作物生長。
北方地區要留意,降雨不足可能出現“干熱風”,導致作物水分流失快。“小滿不滿,干斷田坎”,農諺提醒咱,不管南北都得盯緊墑情。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潮,這些土辦法有一定道理。
不過咱也得結合科學,比如提前清溝渠,讓雨水能排得出去。南方種水稻的鄉親,要趁晴好天氣加固田埂,防止雨水沖垮。北方種麥的老鄉,若遇干旱,及時灌溉但別大水漫灌,免得地溫降。
我個人覺得,老輩的經驗像指南針,科學管護則是加固的羅盤,兩者結合才穩當。有人可能會問,雨水多了,要不要給作物補肥?
這得看長勢。長勢弱的地塊,雨后可適當撒點復合肥,幫作物提提勁。但施肥別過量,不然容易燒根,反而壞了事。
大棚種植的農戶,要檢查棚膜是否牢固,防止大風吹破。還要注意通風,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發生。
“小滿晴一日,旱到夏至后”,雖說今年雨水多,也不能掉以輕心。
得時刻關注天氣預報,該排水時別偷懶,該澆水時別拖延。不同地區情況不同,東北得防后期可能出現的低溫,影響作物拔節。
華南地區要警惕臺風提前來,提前做好防風準備。咱農民種地,靠天吃飯但也得主動出擊,把天氣變化嵌進種地時間表。現在不少年輕鄉親用手機看天氣預報,但老一輩的經驗也別丟。
村里的農技員最近都在地里跑,有不懂的趕緊問,別自己瞎琢磨。
這幾年極端天氣不少,提前做好應對,心里才踏實。比如儲備些排水設備、防寒物資,關鍵時刻能派上大用場。有人覺得按老法子種地就行,可現在氣候變了,得靈活調整。
就像以前小滿后很少有大暴雨,現在說不準,得多留個心眼。農田管護是個細活,從播種到收獲,每個節氣都有講究。小滿這時候,既要利用好雨水,又要防著雨水帶來的麻煩。
咱種地人最盼著作物長得好,辛苦幾個月,就為秋天有個好收成。
天氣變化咱管不了,但咱能把地里的活做好,減少損失。
我見過有些鄉親,因為沒及時排水,最后作物爛根減產,特別可惜。也見過用心管護的,哪怕遇到點壞天氣,收成也沒受大影響。
所以啊,別等問題來了才著急,現在就把該做的事列出來。
現在就做:清溝渠、查墑情、備草木灰,拿不準的問農技站,別等雨來了才著急!種地靠的是耐心和細心,每個節氣都是一場考試,咱得提前備考。
小滿到了,意味著夏收農忙拉開序幕,大家加把勁,把地管好!最后說一句,關注網易號,后續咱接著聊各個節氣的種地竅門,幫您增產增收。記住,好收成離不開咱早打算、勤動手,天氣再變,咱心里有譜就不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