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龔雪 通訊員 陳笑聞
5月21日,烈日當頭,在信陽市浉河區東雙河鎮駿翔藍莓基地,映入眼簾的是隨風搖曳的翠綠藍莓樹,枝頭上掛滿飽滿多汁的藍莓果,成熟的紫色漿果在陽光下泛著紫黑色的光澤,閃耀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浉河區深入實施“雁歸來”工程,打好“鄉愁牌”“親情牌”,從資金、平臺、保障等多方面給予全方位政策支持,鼓勵引導“歸鄉人”帶著人脈資源、智力資源回歸鄉村、反哺桑梓,爭當鄉村發展“領頭雁”。80后研究生龔本富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家鄉的誠意與政策紅利吸引。曾經,他是大連、福州等知名外企中的外貿經理、項目經理,2014年,懷揣著對家鄉的熱愛,加上浉河區優厚的返鄉創業政策支持,他毅然選擇返鄉創業之路,在浉河區東雙河鎮創辦駿翔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流轉土地開啟藍莓種植之旅。
歷經多年精心培育,如今的駿翔藍莓基地種植面積已近300畝。十幾個品種的藍莓樹在此“安家落戶”,盛夏時節,每一株果樹都碩果累累,年收入可達200萬元。采摘園里,龔本富帶領著周邊鄉親們穿梭于果樹間,采摘籃里漸漸盛滿了希望的果實,歡聲笑語回蕩在果園上空。?
該公司以藍莓種植為核心,創新推行“公司+基地+合作戶”模式,吸引周邊農戶加入藍莓產業。專業的藍莓技術團隊更是化身“護果使者”,不僅精心照料自家果園,還將科學種植與養護技術無私分享給周邊種植戶。平日里,藍莓園里有10多名農戶穩定務工,到了采摘高峰期,用工人數更是達到50多人,大家在這里收獲著勞動帶來的幸福。?
“這兒離市區超近,開車不到30分鐘就能到達,藍莓又大又甜,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正在采摘的市民陳女士邊說邊將飽滿的藍莓放入口中,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近年來,駿翔藍莓基地充分依托自身優勢,搖身一變成為都市人的“田園樂園”。每逢周末與節假日,親子采摘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到田園樂趣;戶外研學課堂里,大家學習著藍莓知識;攝影愛好者們更是紛紛打卡,用鏡頭定格這美好的田園風光。基地里人潮涌動,熱鬧非凡,游客們沉浸在從“從枝頭到舌尖”的甜蜜之旅中。?
從一粒小小的藍莓果,到如今涵蓋種植、采摘、加工、旅游的完整產業鏈;從一片果園,到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沃土,浉河區正用藍莓串聯起鄉村的致富鏈條。一顆顆甜蜜的果實,不僅鼓了農戶的腰包,更繪就了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讓“莓”好生活真正走進現實。
編審:孫曉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