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俗話說,秧好一半谷。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黃金時期,連日來,淮南市鳳臺縣各鄉鎮搶抓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積極推廣水稻育秧全程機械化,實現自動化流水線作業,大大提高了育秧工作效率和質量。
“播種量不宜過大,秈糯密度每盤140克左右,粳糯密度每盤170克左右,同時覆土不要過厚,這樣秧苗既保濕保苗、出苗也壯。播好的秧盤要堆放整齊,薄膜要及時覆上,便于保溫提墑,這樣秧苗就比較健壯。”在錢廟鄉騰碩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育秧工廠,該鄉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市科技特派員黃慶超手把手地進行技術指導。
“現在氣溫正適合水稻浸種,大家一定要按照先后順序,加快育秧進度。”在尚塘鎮孫修好家庭農場,高級農藝師、市科技特派員向多賦向農民講解水稻浸種、催芽、碼堆、暗化、擺盤、秧苗田管等關鍵技術,并調試水稻育秧機。工人們搬盤、碼堆、覆膜暗化,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據了解,鳳臺縣突出一個“早”字,從4月份開始,就組織人員修復損壞的育苗大棚,平整土地、配制營養土、扣膜增溫。在水稻插秧過程中,該縣注重農藝和農機相結合,組織基層干部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實地督導和現場技術指導,及時掌握育秧進度,確保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完成水稻育秧任務。同時,充分發揮種糧大戶、農業種植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廣大種植戶搶抓農時,加快育秧進度。(常開勝 欒緒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