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簽署停火協議宣告這一輪沖突告一段落,但是停火協議僅僅是大規模軍事沖突的結束,并非是雙方博弈的結束。印度開始不斷的為空戰失敗尋找借口,并且在全國范圍內舉行慶祝活動,拒絕承認失敗和接受失敗。巴基斯坦面臨的安全壓力一點也沒有減輕,各方面局勢還十分嚴峻。印度內部矛盾也是沒有任何緩解,莫迪面臨的壓力還在不斷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巴之間的局勢還是非常危險且令人擔憂。
停火協議的脆弱性,巴基斯坦突發爆炸與印軍強化軍事部署的雙重沖擊。印度方面宣布停火協議的最后日期5月18日到期后,將會自動延長。這就等于宣布,印度不會再挑起戰火,印巴之間的停火協議將長期執行。可是停火協議得到有效執行,并不會直接決定當地停火緊張局勢的快速緩解。印度還在向克什米爾地區增兵,據悉印軍目前在這個地區已經部署了50萬兵力。
同樣巴基斯坦也在加緊克什米爾地區的部署,做好應對各種不測的準備。對于巴基斯坦而言,當前最為嚴峻的是,他們面臨頻繁發生的爆炸襲擊問題。2025年5月18日,俾路支省基拉阿布杜拉地區發生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造成4死20傷。這是一起非常嚴重的爆炸襲擊事件,但是沒有任何組織宣布為這起事件負責。巴基斯坦相關部門調查后認為,襲擊是印度扶持的極端武裝實施。
10天內至少5起嚴重爆炸襲擊,凸顯巴基斯坦安全困境,停火并沒有帶來想要安全。巴境內爆炸頻發暴露其反恐網絡漏洞,尤其是俾路支分離勢力與印度情報機構的潛在勾連,加劇巴方安全焦慮。巴基斯坦在靠近阿富汗的邊境地區,還連續發生3起與阿富汗塔利班的交火事件,這也說明巴基斯坦面臨的安全形勢沒有明顯改善。恐怖組織如“巴塔”(后更名為Khwarij)和“俾路支解放軍”持續活躍,并呈現分散化、本土化趨勢。
停火協議下的暗流涌動,印巴沖突升級與中巴戰略協同的深層博弈。停火僅僅是大規模沖突的結束,以及核沖突風險的降低,但是印巴之間的矛盾還在,印度轉移矛盾需求還在,一些深層次博弈還在。停火協議僅是“戰術暫停”,雙方深層次矛盾(如克什米爾爭端、水資源分配)未解,沖突隨時可能因突發事件升級。俾路支省武裝宣布獨立,顯然是外部勢力插手的結果,這也對印巴局勢造成影響。
印度的“雙重攻勢”,信息管控與裝備國產化,停火但沒有放松軍力準備。停火之后,印度動作不斷開始進行各方面準備。印度以“虛假信息”為由要求封禁8000余社媒賬號,涉及國際新聞機構及異見人士,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民眾看到印巴沖突真相,避免引起民眾不滿。印度援引《信息技術法》第69A條,強化內容審查。封禁行動削弱巴方輿論反擊能力,同時為印度本土平臺Koo創造擴張空間,減少對外依賴。
在管控媒體同時,印度開始全面國產化裝備升級。這次沖突中,印度品嘗到了萬國牌裝備的痛處,開始謀劃國產化加速,為下一步主動掌控沖突主動權進行準備。首先,印度加速國產光輝戰機生產與部署。據悉,下個月也就是6月份,印度就將接收第一批光輝戰機。印度空軍計劃為其現役“陣風”戰斗機換裝國產“阿斯特拉”空對空導彈,以增強作戰能力并推動國防自主。印度空軍現在為“陣風”匹配印度自主研制的“阿斯特拉”空對空導彈。“阿斯特拉”的研制歷程長達27年,目前已經批量列裝部隊。
巴基斯坦專機直飛中國,巴基斯坦的破局之道,對華戰略協作,關鍵時刻中國才是巴基斯坦定心丸。巴方副總理訪華重點洽談殲-10CE后續訂單及ZDK-03預警機技術升級,尋求構建“空戰云”體系(預警機+殲擊機+防空系統)。中巴擬簽署《俾路支省安全合作備忘錄》,中方或派遣安保團隊參與走廊沿線反恐,應對印度滲透威脅。巴方呼吁中國在安理會推動印巴沖突國際調解,打破美俄“選擇性沉默”困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