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中美在日內瓦達成階段性關稅協議,有關稀土的博弈,重新進入國際視野。
尤其是在協議中并未包括美國極力爭取的稀土供應條款之后,西方媒體,特別是英國媒體,開始對中國的稀土政策指手畫腳。
英國《金融時報》甚至直言不諱地指責中國審批稀土出口“過于緩慢”,正在“擾亂全球供應鏈”。
與此同時,一些行業協會和所謂“專家”也在附和這種說法,聲稱中國擁有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理應承擔“全球供應鏈責任”。
一、中國不是稀土義工
當我們談到稀土時,必須先明確一個最基本的事實:稀土是中國的戰略資源,不是英國的公有財產。
中國有資源,有技術,有完整的產業鏈,完全依照自己的國家利益和市場原則來配置稀土出口。這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正當行為,輪不到英國來插嘴。
但英國顯然忘記了這點。《金融時報》在報道中多次強調“審批太慢”、“無法滿足全球企業需求”,暗示中國應當加快稀土出口流程,“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
問題是,英國怎么就理直氣壯地把全球供應鏈穩定的責任強加在中國頭上?稀土是中國自己開采、自己提煉、自己投資發展起來的,中國政府對稀土產業的管理,是對本國環境、產業安全和國家利益的保護,不是給英國當免費倉庫。
更荒謬的是,這些指責者從不談中國在環保治理、礦山整治、出口管控中付出的高昂成本。
他們只關心能不能從中國源源不斷地“拿走”稀土,卻對中國所承擔的資源消耗與生態代價視而不見。
這不是“公平貿易”,這是典型的“你產出我享用”的掠奪思維。
英國的邏輯其實也不難理解,他們既想要中國承擔生產者的義務,同時又想剝奪中國作為市場參與者的權利。可惜,這種“買方霸權”的老套路,在如今的國際秩序中,早已經不靈了。
二、當年指責俄“武器化能源”,今天又輪到中國背鍋?
這次稀土問題之所以引起西方輿論集中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沒能如愿以償地從中國“拿到”稀土出口配額,而中國又在隨后緊縮了稀土出口監管,甚至聯合多省開展打擊稀土黑市走私與“空殼公司”中轉出口等行為。
也就是說,中國不僅沒有對美國妥協,還在積極構建一個更安全、可控的稀土出口體系。
對此,英國媒體顯然坐不住了。像《金融時報》這樣的西方媒體,開始把中國的政策行動污名化為“擾亂全球供應鏈”“經濟脅迫”。
聽起來耳熟嗎?對,三年前,歐洲指責俄羅斯“將能源武器化”的時候,說的就是同樣一套說辭。
俄羅斯當年要求歐洲用盧布支付天然氣,對歐洲“不友善國家”縮減供應,被英國痛批為“脅迫行為”。
今天,換成中國通過合法、透明的行政手段來管控稀土出口,英國又站出來扮演“全球秩序維護者”的角色,試圖給中國扣上“擾亂市場”的帽子。
問題是,這種“雙標”到底能騙誰?西方國家習慣了用自己制定的規則約束別人,卻從不反思自己如何破壞市場原則、推動技術封鎖和經濟孤立。
現在中國掌握了一項關鍵資源的定價權與出口權,就被指責為“威脅全球”?按照這種邏輯,只有英美有權限制出口,中國一旦行使同樣的權利就是“武器化”?這不是霸權是什么?
更諷刺的是,就在美國拼命爭取稀土配額的同時,他們卻絲毫不打算在芯片封鎖、技術限制上做出讓步。
這場談判中,美國希望“用降低部分關稅”來換中國稀土,卻根本沒準備在芯片和高科技領域有所妥協。
三、其實是在替美國“代購”稀土罷了
英國行業協會和相關從業人士在采訪中反復提到的一點,是“很多企業的稀土進口申請正在審批中”、“但速度太慢,無法滿足需求”。
這看似是技術性問題,實際上卻暗藏巨大玄機。
根據此前的行業通報,中國相關部門對所有進口申請加強了背景審查,尤其重點排查那些有“向美國軍工企業轉售”可能的中間商。
這也是為什么即便審批在推進,很多看似“正常”的企業還是遲遲沒有通過——因為它們的真實用途并不“正常”。
事實上,美國軍工企業目前已經面臨稀土短缺問題,不少關鍵產品線陷入停滯。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國家(包括英國)不再是稀土的終端用戶,而是成為“中轉站”和“代購代理人”,替美國購買稀土。
這種行為不僅突破了正常的貿易邏輯,更有可能觸犯中國的國家安全和出口管制法規。
換句話說,英國這些所謂“受影響企業”的進口申請被卡住,很可能并不是因為“審批太慢”,而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解釋清楚稀土最終流向何處。
如果他們確實是為了制造新能源電機、磁性材料、電子器件等合理需求,完全可以依照正規程序申請,并獲得配額。可他們做不到,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所以,英國媒體與協會的所謂“抗議”,其實只是想為這些不合規的申請背書,施加輿論壓力迫使中國松口。
但他們忘了,現在不是20年前,中國早已不是那個聽任西方擺布的“稀土出口工廠”。
誰想拿中國的資源,就得先拿出誠意和規矩。
結語
中國的做法是否合理,不是由英國來裁定,而是由現實市場、國際法規與中國國家利益共同決定。
英國若真關心全球供應鏈,就應該推動西方減少對中國的技術封鎖與敵意,而不是一邊封鎖芯片,一邊向中國伸手討稀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