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這場世乒賽女單第二輪,陳幸同對陣德國18歲小將考夫曼,說是“險勝一點不過分,比分4:2,過程堪稱“步步驚心,一邊是中國隊的老江湖,另一邊是橫空出世的歐洲新銳,打到最后,陳幸同贏是贏了,但贏得并不痛快,甚至連“慶祝的興致都被對手壓下去了,這場球給了國乒教練組一個大大的警鐘,說句實在話,現在的國乒,已經沒法再像過去那樣高枕無憂了
比賽打到第三局的時候,其實不少觀眾心里已經開始犯嘀咕,前兩局一人一局,比分膠著,陳幸同雖然經驗更豐富,但考夫曼的身體素質和進攻欲望簡直嚇人,1米83的身高,在女子乒壇就是“天花板般的存在,覆蓋面積大、步伐力量感十足,這就導致陳幸同在中遠臺被動得很明顯,甚至有點“投鼠忌器的感覺,開場階段,陳幸同還試著用經驗和節奏變化去帶亂考夫曼,但人家明顯沒被你嚇住,反而打得越來越興奮,越打越有自信,這種狀態說實話,過去只有在張本美和這種級別的對手身上才見過
賽場上最讓人揪心的不是比分,而是那種氣氛,陳幸同一度3:1領先,本來以為穩了,結果考夫曼愣是頂住壓力,連追一局,第五局甚至在陳幸同有優勢的情況下,被對手11:9“偷走,這種比賽節奏上的變化,放在過去,可能國乒會掉以輕心,但現在必須得承認,新生代選手的抗壓能力和后勁越來越強,考夫曼的正反手質量、尤其是短球的兇狠,給陳幸同制造了巨大的麻煩,這種打法,放在近幾年國際賽場,已經很罕見了,誰說歐洲女乒沒沖擊力,這不就擺在眼前嗎
說到關鍵局,陳幸同第六局一度9:5領先,理論上應該順勢拿下,可偏偏考夫曼就是能追到9:9,這種“死磕到底的精神頭,和技術層面的細膩結合在一起,才是她真正嚇人的地方,關鍵時刻,陳幸同靠著對手經驗不足、再加一點運氣成分,總算抓住了兩個失誤,勉強過關,說實話,如果不是國乒底蘊和臨場應變能力強,這種球真有可能翻車,贏球卻贏得提心吊膽,這種體驗,估計不少球迷都有共鳴
賽后考夫曼在場邊哭了,說她委屈也好、不甘心也罷,最直接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她覺得自己本可以贏下這場球,換句話說,她對自己的實力有足夠的認可,這種自信和求勝欲望,才是中國隊最需要警惕的地方,過去我們總說張本美和是國乒“頭號大敵,但現在看來,考夫曼的威脅絕對不比她小,甚至在身體素質上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馬琳和教練組如果還把重心放在“老對手身上,那接下來很可能就要被“新勢力打個措手不及
其實放大到整個國乒的層面,這場比賽的警示意義遠大于結果本身,陳幸同贏了,但贏得很被動,考夫曼雖然輸了,但贏得了尊重,這種局面,正是現在國際乒壇格局變化的一個縮影,以前說“世界打中國,現在是真正到了“世界圍攻中國的階段,歐洲、日韓、甚至東南亞的新星層出不窮,國乒的優勢不再是絕對性的碾壓,任何一個細小的疏忽,都可能被對手無限放大
你說巧不巧,很多老球迷都會回憶起十幾年前國乒女隊巔峰時的那種“穩,但現在的年輕選手,面對對手的步步緊逼,抗壓能力和心理建設還需要提升,不是誰都能像丁寧、李曉霞那樣“扛得住,更何況對手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日本系,像考夫曼這樣身體天賦拉滿、又有技術細膩度的歐洲選手,才是真正的“新物種,這對國乒來說未必是壞事,但考驗確實擺在面前
歸根結底,這場球雖然沒爆冷門,但留給國乒的只有一個結論:未來的每一場硬仗都不能掉以輕心,考夫曼這樣的對手,絕不會止步于一場“惜敗,反倒會越來越強,馬琳和他的團隊如果不能及時更新情報、針對性備戰,那下次再遇見,恐怕就不是險勝這么簡單了,球迷們也不用光喊加油,真正懂球的都知道,現在的國乒,已經到了“擺爛不得、每分必爭的階段
最后,留個小問題給大家:你覺得考夫曼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張本美和?或者說,她是不是已經超越了張本美和?歡迎點贊、評論、回懟,咱們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