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nova 14系列及鴻蒙電腦發(fā)布會結束48小時后,華為商城上鴻蒙電腦的預約量超過12萬人,其中售價23999元起的鴻蒙折疊電腦預約人數(shù)超過9萬。
而在手機的備貨量上,一位華為渠道經銷商對記者表示,“nova系列的備貨量是上一代的兩倍,目前看首銷是比較樂觀的,后面就要看首批用戶的反饋了。”
華為電腦以及nova系列開始搭載鴻蒙系統(tǒng),這被外界視作鴻蒙5向主流消費市場滲透的標志。在不久前的一場大學演講中,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透露,僅nova14系列的備貨量就在千萬級別,而在下個月,搭載鴻蒙的華為旗艦手機也會上市。
“如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么航行?”這句曾經由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發(fā)出的疑問正在交由華為人自己解答。在科技生態(tài)日益分裂的大時代下,鴻蒙這個曾經作為華為“逃生計劃”的技術儲備,正在成為華為手機重生后市場破局的關鍵。
“將AI融入鴻蒙的一部分”
“小藝幫我接聽電話,快遞外賣來的時候讓他放到門口就行,來電交給小藝,一句話的事兒。”演講上臺上的何剛,正在為nova手機上的新功能做演示。
作為華為終端BG的CEO,何剛清楚,要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的讓更多人記住新系統(tǒng)下手機功能上的一些變化,只有差異化的體驗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戶圈層。
顯然,鴻蒙的AI的交互能力是華為內部極為看重的一項技術能力。
四年前的7月,華為內部低調成立了一個名為“543”的戰(zhàn)略級項目,目標是多方資源受制的情況下,做出有競爭力的旗艦手機方案,這個項目里幾乎聚集了終端以及華為內部多個重要崗位的一把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戰(zhàn)略項目中,一個名為“543-AI”的項目也在被緊張推進,主要為鴻蒙的原生智能提供系統(tǒng)性產品規(guī)劃,最終的使命是將AI融入新一代終端設備的核心。
在《鴻蒙開物》一書中,詳細描述了該戰(zhàn)略在初期落地時的困難。在開發(fā)初期,華為內部曾經就“先做智能的鴻蒙”還是“先做鴻蒙的智能”展開過激烈的討論,前者代表系統(tǒng)整體指標,后者代表手機上如小藝這樣的智能功能,一旦資源分配不當,就會影響整體研發(fā)的進度。
作為總體組的組長,賈永利認為,這并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小藝不應再像過去認為的那樣只是一個語音助手應用,而應該成為鴻蒙的一部分,代表著終端全系統(tǒng)的AI能力。”賈永利說。
賈永利曾在一次采訪中對第一財經表示,在大語言模型的訓練下,華為智慧助手小藝已經具有語言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手機功能的融入能力。他認為,通過與用戶的不斷交流,小藝會越來越聰明,這也是鴻蒙的原生能力。
從那時候開始,華為鴻蒙生態(tài)在終端AI上的戰(zhàn)略方向更加清晰。
在何剛的演示中,通過對盤古預訓練模型的調試和100多個場景的語料訓練,小藝已經能夠感知11種情緒,并提供情緒更真實的“真人感”沉浸式對話,而這僅僅是鴻蒙AI能力的一部分,更多的能力正在通過鴻蒙合作方對外推進。
根據(jù)華為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截至去年年底,已經有2萬多個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上架。而華為認為,10萬個應用才是鴻蒙生態(tài)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熟的標志,這也將是鴻蒙生態(tài)今年最為關鍵的目標。
規(guī)模之戰(zhàn)
在華為管理層近兩年的對外講話中,鴻蒙戰(zhàn)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被多次提及,而今年華為內部的資源也多方位向鴻蒙傾斜。
據(jù)華為公布的數(shù)據(jù),鴻蒙5上線以來,系統(tǒng)版本更新30多次,系統(tǒng)功能新增150多項,平均每天都有400多個應用的版本更新。而這背后是無數(shù)鴻蒙人和開發(fā)者的高強度作業(yè)。
一位參與其中的華為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以應用上線為例,大家經常是一周跑幾城的節(jié)奏,最快的時候,只用了兩個月時間,鴻蒙原生應用啟動開發(fā)的數(shù)量就增長了20倍。”
但在補齊鴻蒙生態(tài)缺口的同時,新的移動開發(fā)紅利能否到來,還需要取決于生態(tài)開發(fā)的活躍性。對于鴻蒙生態(tài)參與者來說,華為終端的起量同樣關鍵。
作為華為面向年輕市場、中端市場的核心產品線,nova系列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指出,一季度華為以19.4%的市場份額領跑中國手機市場,nova 13系列和旗艦款Pura 70系列的強勁需求,起到了關鍵作用。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Lam對記者表示,補貼政策開啟以來,nova 13周均銷量在10萬臺以上,今年在2024年一季度銷量占比約20%,為華為手機核心增長點。
“預計nova 14系列將依托鴻蒙生態(tài)優(yōu)勢,繼續(xù)滲透中高端市場,而銷量潛力取決于定價策略和產能爬坡速度。”IvanLam對記者說。
從生態(tài)層面看,華為終端的起量也在讓鴻蒙5的份額逐步上升。在中國市場上,鴻蒙市場份額已連續(xù)四個季度超越蘋果的iOS,2024年第四季度達19%,而蘋果份額為17%。盡管Android仍占據(jù)64%的市場,但鴻蒙的快速崛起預示著全球手機操作系統(tǒng)市場將從“兩強爭霸”向“三足鼎立”轉變。
但談及鴻蒙生態(tài)的現(xiàn)狀與挑戰(zhàn),IvanLam也對記者表示,依托國內用戶基數(shù),鴻蒙在存量市場的轉化潛力大,目前重心仍集中于國內市場,未來海外市場還需要對跨境應用做到充分滿足。
在談及全球化時,余承東曾經在一次與朋友的見面中談到,在過去的五年是華為未雨綢繆、蛻變的五年,未來搭載鴻蒙系統(tǒng)的華為手機至少需要保持每年數(shù)千萬的產能規(guī)模,才能支撐起鴻蒙的海外生態(tài)之戰(zhàn)。
“至少還要一個五年,那時候我都60歲了。”余承東說,但在他看來,只要熬過去,就是鴻蒙真正迎來光明之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