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選舉委員會公布中期選舉結果,杜特爾特家族表現亮眼,馬科斯隨后釋放和解信號,此次中期選舉,杜特爾特家族在參議院席位爭奪中收獲頗豐,改選的12個參議員席位里,杜特爾特陣營有5人成功當選,與馬科斯陣營所獲席位數持平。
開局不利,馬科斯連出怪招?
參議院選舉結果讓馬科斯總統可能感到震驚,“新菲律賓聯盟”僅獲得六個席位,遠低于其預期的八九個席位,這不僅與預期不符,還預示著馬科斯總統在立法機構中的影響力將受到限制。
這意味著,之前準備彈劾副總統薩拉·杜特爾特的法案在參議院通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馬科斯總統可能需要在剩余的任期內與杜特爾特家族合作,這對于任何希望掌握絕對權力的領導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屋漏偏逢連夜雨,四月份馬科斯家族又被自家“黃金失竊案”給絆住了腳,案子還在查,這種事兒,不管最后查出個啥,擱在眼下這節骨眼上,都夠對手抓著當小辮子使勁揪了。
搞不好,馬科斯在某些政治交易里,就得多吐出點好處,甚至可能得向杜特爾特家族低個頭、賠個笑臉,也難怪有分析說,中期選舉這一敗,算是讓馬科斯徹底清醒了:他那股子順風順水的勢頭,怕是到頭了。
權力格局變了天,馬科斯的應對也讓人眼花繚亂,選舉結果剛出來那會兒,他立馬把槍口對準了中國,菲律賓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突然強硬起來,又是派船硬闖黃巖島附近,又是嚷嚷著要給那艘破軍艦強行補給,國內也刮起一股抹黑中國的歪風。
有人琢磨,他這是想拉攏國內那些反華的,比如在參議院選舉里冒出頭的阿基諾家族那位巴姆,畢竟,那個沒啥用的“南海仲裁案”,就是阿基諾三世任上搗鼓出來的,馬科斯大概覺得,在這點上能跟這些新冒頭的勢力找到共同話題。
畫風突變,馬科斯為何急著“求和”?
誰承想,這強硬的調門還沒唱幾天,馬科斯總統就在社交媒體上發了條耐人尋味的帖子,說自己“需要朋友,而非敵人”,還一個勁兒表白渴望政局穩定,甚至公開喊話,愿意跟前總統杜特爾特家族握手言和,大家一起把政治議程往前推,這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可把菲律賓媒體和老百姓給看懵了。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馬科斯政府才把老杜送去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從去年起就系統地在政府里頭“清理門戶”,把杜特爾特家的人往外踢,一度還想把副總統薩拉·杜特爾特給拉下馬。
這前后的表現反差這么大,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不能不讓人打個問號,有眼尖的觀察家就說了,馬科斯這政治手腕玩得溜著呢,當初抓杜特爾特那叫一個果斷,如今這“求和”的姿態,更像是自己實力不行了,先服個軟,穩住陣腳,等這陣風頭過去,會不會又翻臉不認人,接著收拾杜特爾特家族,那可就不好說了。
畢竟,政治這東西,哪有什么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尤其是在菲律賓這種權力結構復雜的地方,政客的承諾,往往跟著實力對比變來變去,這在政治學里頭,都快成老生常談了。
老對手不好惹,杜特爾特家族的底氣何在?
馬科斯和杜特爾特這兩大家族,在菲律賓政壇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瞅瞅馬科斯政府先前對老杜和他家里人那一系列清洗、抓捕,甚至想罷免副總統的動作,就知道雙方的梁子結得到底有多深,簡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這種高壓玩法,在菲律賓政治史上也少見,足見馬科斯剛上臺那會兒,鞏固權力的決心有多大,手腕有多硬。
可杜特爾特家族也不是吃素的,別看前總統杜特爾特人在牢里蹲著,他的政治影響力可一點沒減,最逗的是,老杜居然在監獄里頭,又當選了達沃市市長!
同時,他那幫鐵桿支持者,也在中期選舉里頭殺出重圍,進一步穩住了杜特爾特陣營的地盤,這明擺著告訴大家,杜特爾特家族在菲律賓南部和一些基層地方,群眾基礎深厚著呢,組織動員能力也杠杠的,面對這么個難啃的硬骨頭,馬科斯想把人家徹底踢出權力中心,那可真是想多了。
中期選舉的結果,更是直接讓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馬科斯在參議院沒占到便宜,這讓他不得不重新琢磨怎么跟杜特爾特家族打交道,就像前面說的,他想彈劾副總統薩拉·杜特爾特的算盤,基本上是落空了。
這就逼著他得考慮,在剩下的任期里,怎么跟這位對手陣營來的副手“和平相處”,更頭疼的是,現任副總統薩拉·杜特爾特本人的民意支持率,那是一路看漲,這高民調不光給馬科斯戴上了無形的緊箍咒,甚至有人分析,要是情況再這么發展下去,薩拉憑著這股民意,聯合其他政治力量,反過來彈劾馬科斯,也不是沒可能。
真到那一步,馬科斯的總統寶座能不能坐穩,都得畫個大大的問號,這種時候,馬科斯主動遞出橄欖枝,既可以說是沒辦法的現實選擇,也可以看作是想避免更大政治風暴的預防針,只是,這種建立在權力制衡而不是互相信任基礎上的“和解”,能撐多久呢?
域外風云,攪動馬尼拉政局的“第三只手”
菲律賓國內這盤復雜的政治棋局,少不了外部因素進來攪和,讓局勢更加云山霧罩,前總統杜特爾特的官司,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他被送到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這事兒本身就是國際政治在影響國內事務。
馬科斯政府最新的和解表態,有些媒體就解讀說,可能會對老杜的案子有點好作用,理論上講,要是馬科斯跟杜特爾特家族真能談攏,馬科斯政府倒是可以試試跟荷蘭那邊打打招呼,施加點外交壓力,讓海牙國際法院給老杜辦個假釋,或者干脆不起訴了。
不過,國際刑事法院這類機構,雖說打著超越國界追求司法正義的旗號,標榜自己獨立審判,不受哪個國家說了算,但在現實的國際政治大染缸里,它的運作有時候也免不了受到大國博弈和地緣政治的微妙影響。
把杜特爾特這么個前國家元首送去國際法庭,程序上可能不難,但想讓人家放人,那可就麻煩多了,西方國家在這類國際司法機構里頭的影響力,那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人家也一向強調所謂的“獨立管轄權”,說審案子不受外部干涉。
所以啊,就算馬科斯政府真心實意去使勁,最后能不能成,還是個大大的未知數,國際司法的規矩,跟國內政治的權宜之計,本來就不是一回事兒。
迷霧重重,菲律賓這出戲,誰能笑到最后?
與此同時,南海問題又成了菲律賓國內政治博弈里頭一個被翻來覆去利用的工具,馬科斯政府在選舉栽了跟頭之后,一度在南海問題上表現得特強硬,這背后除了想轉移國內矛盾、拉攏特定政治勢力的盤算,也反映出在大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一些中小國家想在中美之間撈好處的那種復雜心態。
不管是阿基諾三世那會兒搗鼓出來的所謂“南海仲裁”,還是馬科斯政府現在的一些做法,都讓這片熱點海域跟菲律賓國內的政治氣候綁得緊緊的,這片海的每一次浪花,似乎都能在馬尼拉的政壇上掀起點漣漪。
菲律賓的政局,就像一盤沒下完的棋,馬科斯總統在權力受挫后這一連串的動作,到底是真心想和解,還是以退為進的緩兵之計?杜特爾特家族在挨了一頓胖揍之后,又會怎么利用他們依然強大的政治影響力來反擊,或者尋求妥協?外部力量的摻和,又會給這場內部的權力游戲帶來哪些新變數?這一切,都像蒙著一層厚厚的霧,誰也看不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兩年多,菲律賓政壇的權力博弈還得繼續,這期間的合縱連橫、明爭暗斗,恐怕只會越來越精彩,而最后的結局,或許要等到下一次權力大洗牌的關鍵時刻,才能真正揭曉了,這出大戲還沒到劇終的時候,我們且看著吧。
來源:碧血千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002112204823043&wfr=spider&for=p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