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起“反華”心思,日本5月最新發表的《防衛白皮書》草案又在宣揚“中國威脅論”,并且一改往日態度,再次表示要與美國合作,中國當然不會放過正在玩危險平衡木游戲的日本,還打算與援手一同反制!
日本用哪11個字定位中國?我國又該如何反擊呢?
隨美反華,作繭自縛
5月14日,日本首次公開了2025年最新版的《防衛白皮書》草案,內容中第一次把中國定義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并宣稱東亞很有可能在中國的影響下陷入“類似俄烏沖突的危機時代”。
俗話說,字越少,事越大,而日本對中國的11個字的表述,比比往年更加尖銳,甚至這次還將臺海局勢和日本安全直接掛鉤,聲稱中國軍演“威脅地區穩定”。
毫不夸張地說,這就是日本對中國的污蔑,而他之所以在眼下這個時間點上高舉“反華”旗幟,就是為了給日本的軍事擴張找一個合法化借口罷了。
早在2022年,日本國防部表態“五年內將防衛預算提升到GDP的2%”,到2027年,日本的防衛預算將會達到11萬億日元,而且,還表示:5年內更會投入43萬億日元用于裝備的升級和兵力調整。
比如,日本已經購買了美國MQ9死神無人機和以色列的哈洛普自殺式無人機,并將其部署在琉球群島附近,屆時可以直接威脅中國沿海。
要知道,自從二戰后,日本不被允許建立軍隊,更不要提這類殺傷性極強的軍事武器,但他仍舊這樣為之,不難猜出,背后由美國的授意。
換句話說,日本對華的戰略轉向,一直離不開美國的推波助瀾。
自2023年,美日就開始宣布強化軍事聯系,兩國的合作已經從傳統防務向“準同盟”模式升級,如今日本的“中國威脅”論,再次證實日本選擇全面綁定美國。
當然,美日想怎么合作都無所謂,但前提是他們不能帶有敵視中國的目的。5月16日,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船越健裕與美國副國務卿進行會談,仍是老調重彈:推進韓國、菲律賓、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印太多邊框架,擴大對華包圍圈。
不過,日本無底線的靠近美國,似乎忘記了它的經濟命脈還捏在中國手中。
左右平衡,最終竹籃打水
4月2日特朗普關稅戰后,日本深受其害,為了逼迫美國停手,不惜拋售美債,連日本首相石破茂也罕見地對特朗普硬氣起來:日本不打算在談判中做出重大讓步,不然將繼續相關措施。
用句老話說,能把一向對美盡顯諂媚之相的日本逼到拋售美債,可見日本已經承受不起任何經濟上的危機。
而日本也無比清楚,在經濟發展上,靠美國不如靠中國。
2024年,日本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排放核污水,中國立即采取反制措施,暫停日本水產的進口,一度導致日本農業損失超過百億美元。
之后,日本一直在請求中國恢復中日之間的正常經貿溝通,2025年2月,日本再次向中國示好,230余家日本企業家參與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博覽會,而松下、三井等多家企業正式宣布將在華增資擴產。
不過,中國并未做出多大的讓步。畢竟日本如果真的認識到錯誤,首先應該停止排放核污水,況且,“反華”之意圖不死,中國怎么會如日本所愿。
當然,日本作為中國鄰國,與其硬碰硬解決,不如通過軍事、外交等“組合拳”進行降維式打擊。
2024年,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組織大規模的聯合軍演,而這次,中國還拉上俄羅斯一起,在5月發表聯合聲明,明確反對“否認二戰成果”和“強迫選邊站隊”。
沒想到,日本來了個惡人先告狀,把中俄軍事合作定調為“安保威脅”。不過,石破茂也確實不敢公然與中國唱反調,此前日本民用飛機闖入我國釣魚島領空,被我國海警驅離,日媒罕見地沒有大肆宣傳,而石破茂還勒令日本右翼勢力不要刺激中國。
可見,日本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堅持“軍事上依附美國、經濟上又依賴中國”的策略,但他在中美之間打擦邊球以坐收漁翁之利,堪稱做夢。
日本只有認清現實,放下軍國主義的思想,徹底知錯就改,才能一勞永逸。
否則,一旦踏錯一步,日本將落得個在中美之間里外不是人的尷尬結局,徹底失去話語權,而中國也不排除采取強有力的反制措施,維護我國主權完整和應得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