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鬧海》又延期了。
這是它第四次密鑰延期。
然而,這只是《魔童鬧海》的途中,不是它的結束。
賣出26億的《封神第一部》都有五次密鑰延期,賣出150多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按理說延期次數也不該少。
在十月中下旬,《封神第一部》日票房多數時候不到十萬元。即便如此,2023年12月1日,它仍然有信心推動第五次密鑰延期,最終總上映時長達到半年。
無論從密鑰延期次數還是上映時長來看,目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都不及《封神第一部》。況且,如今《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周末依然能拿到幾百萬票房,比很多新片表現更強——《獨一無二》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盡管《哪吒》上映已久,但它依然比多數新片票房更強,對排片穩定性要求高的影院來說,這是一種“保底選擇”。與《封神第一部》不同,現在是影院更需要《哪吒之魔童降世》,而不是它需要影院。
說個題外話:光線為啥敢頻繁挑戰影院利益,三番四次地做“臨期撤檔狂魔”?據報道,他們的做法是:“如果影院不給我發行的新片高排片,那我就不延長熱片的密鑰。”[1]眾所周知,光線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片方和發行方,手握這張“王炸”,光線自然享有更大的臨期撤檔自由。
現在的影院實在太蕭條了。
原本我們以為三月不景氣,等清明檔就好了,結果清明檔總票房僅3.7億元,為十年來最差。
接著我們期待五一檔,畢竟有五天假期、新片扎堆,然而五一檔總票房僅7.43億元,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五一檔開始前,我注意到一個細節:4月22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三次密鑰延期至5月31日。當時我就有不祥的預感——看來電影行業對五一檔缺乏信心。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老片密鑰延期,正是因為對新片缺乏信心。院線寧愿讓老片占位,也不敢冒險押注新片。
更進一步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第四次密鑰延期,也體現了整個行業的悲觀預期。
這不是片方一家的選擇,而是整個行業現實的縮影。
月底是端午檔,進入六月就是暑期檔的開始。而在5月21日,該片又宣布第四次延期至6月30日。這說明接下來的一個月,影院仍需它來“暖場”。
這種悲觀有依據嗎?
我認為是有的。
燈塔專業版在《2025年五一檔電影市場洞察報告》中指出,愿意走進影院的年輕人正在減少。
暑期檔源于好萊塢,為吸引學生群體觀影而設。中國自《十面埋伏》后逐步形成以青少年為主力的暑期檔消費結構。
年輕人本是暑期檔主力,但現在,電影院對他們的吸引力正在顯著下降。
五六月份缺乏足夠吸引年輕人的“硬菜”,這才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繼續延期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名不那么年輕的觀眾,我更關注的,是姜文的新片《英雄出少年》——哦不,現在它改名叫《你行你上》。
但這部片子是七月份的。
我很喜歡《魔童鬧海》,但我更希望有爆款新片早日出現。畢竟,只靠《魔童鬧海》無法為影片續命,但新的爆款卻可以。
然而,接下來一個多月,有多少新片敢對年輕觀眾說一句:“我行我上”?
七月前還有哪些新片能真正吸引年輕人?
一個阿湯哥能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