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戲劇了!一貫被稱為“普京國師”的亞歷山大·杜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扮演“反中先鋒”角色,如今卻向中國建議統一臺灣的時機選擇。
他近期通過中文社交媒體給中國“敲響警鐘”稱:普京當年犯了“戰略猶豫”錯誤,中國應將普京做法當成反面教材,盡早統一臺灣。
杜金的話過于絕對,看官應當何以自處呢?
立言需先立人!
在了解他的建議前,我們還是要先審慎地了解這個人再決定以什么態度對待他的建言。
首先,杜金的這個“普京國師”名頭可不是普京封的,也不是俄羅斯的哪個單位給的。
而是他在1997年在其著作《地緣政治基礎》一書中,提出明確將中國定義為“危險的政治鄰居”后,被西方冠名的雅稱。
再者,杜金本人并非是普京執政團隊中的核心成員,他的影響力主要是在意識形態層面,而不是像蘇爾科夫、謝欽等人一樣擁有實權。
值得一提的是,杜金在相當長的時期里主張“聯西制東”,通過扶持西藏、新疆獨立勢力,以此搞亂中國,扼制中國。
極富戲劇性的是,他的這種敵對立場在2014年前后發生180度轉變。
他開始主張“聯華抗西”,并鼓吹所謂“中俄反西方軸心”理念,后來還成為了復旦大學的中國研究院特聘研究人員。
杜金的政治理念的巨大轉變,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事出反常必有妖”!
眾所周知,國與國之間的一切行為皆源于“國家利益”。
2014年前,俄羅斯與西方關系相對平穩,各領域合作比較深入。
但是,2014年發生的克里米亞危機,致使俄西關系走向反面。
這是杜金政治理念在2014年前后發生巨大轉變的重要原因。
后來到了2018年,隨著中俄關系的持續深化,杜金也就順勢而變,做出“向中國看齊”的同步調整。
如上無一不能說明,杜金的學說的本質:服務于俄羅斯現實政治需求。
焦點再回到杜金的所謂“普京戰略猶豫錯誤問題”,他的這一看法立足點主要是當時亞努科維奇逃亡之際,普京沒有及時進行干預而錯失良機。
可是回頭來看,他的這一觀點故意避開了俄干預的“錢糧受制于人”現實問題。
彼時,俄經濟高度依賴能源出口,比例一度將近七成,如若普京不管不顧開戰干預,俄羅斯勢必遭遇嚴苛制裁。
普京之所以選擇支持頓巴斯作為代理,以及組織全民公投實現戰略目標,正是權衡軍事成本與經濟風險的理性選擇。
后來2022年所以全面開戰,也是北約東擴實際觸及俄羅斯戰略紅線后才采取的必要行動。
從這點來說,杜金所稱的“普京戰略猶豫”錯誤是否能立住腳,實在是一個問題。
聚焦臺灣問題來講,杜金似乎不太了解中國目前所取得的成就。
從軍事上來講,中國不需要擔心別國的軍事干預。
之前別國所倚仗的第二島鏈已經不再是問題,福建艦及其相關作戰體系未來可實現遠海控制,或者說至少可以覆蓋第二島鏈的范圍。
中國的東風21D/26反艦導彈也已覆蓋了第二島鏈范圍,另外中國轟 - 6N空中加油機還可為戰機增加續航,更好地覆蓋第二島鏈。
相對于俄軍在烏克蘭暴露出來的精確制導、彈藥短缺、信息化協同不足問題,在中國這里反而是可以比拼的優勢。
從行政上來說,我國已經實現金門水域常態執法,已經逐步取得對臺實際管轄權。反觀民進黨,已經逐漸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綜合來說,杜金所說的“盡早武統臺灣”言論,不僅無視中國幾十年的努力與取得的實際成就,反而有唯恐天下不亂的嫌疑。
關于這件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