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文信源來自官方媒體 為提升文章可讀性 細節可能存在潤色 請理智閱讀 僅供參考
前言
常言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短短的三天里,就有6位名人相繼去世,令人惋惜。
他們有藝術泰斗,也有科技大佬,但你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他們的生命也戛然而止。
他們的離世讓人痛心不已,更讓人感嘆世事無常。
這些不幸離世的人都有誰?他們是怎么離世的?
隋永清:演藝人生的別樣精彩
5 月 18 日凌晨 4 時 06 分,演員隋永清在北京逝世,享年 68 歲。
隋永清的身世頗為特殊,她是宋慶齡養女,從小被她撫養長大,從小擅長跳舞,長大后被總政文工團招收為文藝兵。
不過后來因為腿部受傷,她轉行到北京電影制片廠做了專業演員。
隋永清在演藝生涯中留下了許多經典的角色,1979 年,電影《小花》上映,她在片中飾演丁梅霜。
1981 年,她主演的電影《海囚》上映,她飾演的姚春杏相信時至今日都有人還記得。
拍攝《海囚》期間,養母宋慶齡病危,隋永清一邊幫忙處理后事一邊拍戲,最終呈現的效果依舊很不錯。
在經典電影《霸王別姬》中,她客串了老鴇一角,雖然戲份不多,但那獨特的形象讓人難以忘記。
隋永清的兒子王化在訃告中透露,母親因病進入重癥監護室,最后沒能挺過來,永遠離開了我們。
一位圈內前輩曾評價,雖然她是宋慶齡的養女,但為人非常低調,從不宣揚此事。
扎西頓珠:“西藏的趙本山”
5 月 20 日,西藏自治區話劇團發布訃告,西藏著名表演藝術家扎西頓珠去世,享年 71 歲。
扎西頓珠出生在拉薩的一個郊區,他家里的條件很不好,因此他從小就吃苦耐勞。
扎西頓珠堪稱多才多藝,他從藝 40 年,塑造了眾多經典的話劇和電視劇角色。
在話劇領域,80 年代他出演過話劇《宗山魂》和《圣地之路》;電影方面,他參演過《女活佛》和《松贊干布》 。
電視劇中,在《拉薩往事》《格達活佛》和《達瑪拉的誓言》等作品里,都能看到他精彩的表演。
90 年代開始演小品后,他更是塑造了不少經典人物形象,在西藏家喻戶曉,被稱為“西藏趙本山”。
文華獎、金獅獎、梅花獎,憑借優秀的業務能力,這些獎項都曾被他收入囊中。
隨著年紀漸長,身體越來越吃不消,最終,他還是離開了他熱愛的舞臺 。
朱媛媛:用生命詮釋表演的魅力
5 月 21 日,演員辛柏青發布訃告,他的妻子、著名演員朱媛媛于 2025 年 5 月 17 日 1離世,終年 51 歲。
朱媛媛 1974 年出生,她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是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演技廣受好評。
朱媛媛的演藝成就非凡,出演過《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送你一朵小紅花》、《我的姐姐》,貢獻了許多優秀的角色。
她獲獎眾多,兩度斬獲 “金鷹獎” 視后,憑借《我的姐姐》榮獲金雞獎、百花獎最佳女配角 。
朱媛媛與癌癥抗爭了近五年,確診后,雖然她減少了工作量,但始終未放棄演藝事業。
2024 年病情惡化時,她仍堅持完成《我的姐姐》的宣傳工作,在患病期間,丈夫辛柏青推掉所有片約,全程陪伴在她身邊。
朱媛媛去世后,馬伊琍、馮遠征等眾多明星紛紛發文悼念,家屬遵照她的意愿,喪事從簡辦理。
中國國家話劇院也發布訃告,緬懷她對舞臺和影視藝術的貢獻,稱贊她始終秉持 “戲比天大” 的信念 。
就在 5 月 1 日,她還在微博為參演的電視劇《造城者》宣傳,誰能想到,僅僅十幾天之后,她就永遠地離開了。
該劇主演黃曉明得知消息后非常震驚,他在微博發文稱,朱媛媛在劇組一直堅強樂觀,甚至都沒跟大家說過自己患癌的事情,永遠都是笑著面對一切。
董衛明:景頗族音樂的傳承者離去
5 月 18 日,云南景頗族音樂人董衛明因病去世,享年 62 歲。
董衛明是芒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館的退休干部,他創作了眾多反映當地百姓生活的民族歌曲,為景頗文化的宣傳作出了巨大貢獻。
像《微笑的景頗姑娘》《景頗綠葉宴》《歡迎你到景頗山》《我的心上人》《山寨聲聲》《彎彎的南宛河》等歌曲,都在當地廣為流傳 。
他 1981 年考入云南師范大學音樂系,在學校期間就創作出了自己的第一首歌《飛翔》。
此后,他一直致力于創作具有云南民族風情的歌曲,錄制了專輯和光盤,他的作品不僅在云南地區流傳,還在全國各地有一定影響力,并且被很多歌手翻唱 。
除了創作,他還從事音樂教學工作,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熱愛音樂的人,他的離開無疑是音樂界的遺憾。
孫振海:救援精神永在
5 月 19 日的時候,云南藍天救援隊創始人孫振海因病救治無效去世,年僅 54 歲。
孫振海是遼寧人,之前他曾以志愿者身份投身救援,也因此第一次接觸到了藍天救援隊。
后來,他成立了云南藍天救援隊,多次參與跨國救援行動,在老撾水壩坍塌、金沙江發大水等災害救援現場,都有他的身影。
由于長期高強度工作,他的身體狀況逐漸下降,近兩年多次突發腦梗,最終心梗發作,奪走了他的生命 。
孫振海的追思會上,二十多個隊友開著車從遼寧到云南,他們走過的路,正是當年一起救災的路 。
李春升:科研之路的遺憾中斷
5 月 19 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李春升逝世,享年 63 歲。
李春升是微波遙感領域核心專家組副組長、專家,也是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他為我國星載 SAR 領域技術作出了重要貢獻,主持了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 。
在前往合肥參加學術會議期間,他不幸去世 ,他在科研領域的成果,推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
他的離去,是我國科研界的一大損失 。
結語
這些名人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為社會帶來了深遠影響。
如今他們雖已離去,但他們留下的作品、精神,將永遠被人們銘記。
在感慨生命無常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珍惜身邊的人。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