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決定退出春晚那年,全國“炸開了鍋”。
觀眾都不理解他為何做出這個決定。
那些年,有關他“消失”得到傳言此起彼伏。
卻忽略了一個重要人物——哈文。
或許,她才是“罪魁禍首”!
01
對于哈文,很多人不熟悉這個名字。
她就是李詠的妻子。
她于1987年考入中傳播音系本科。
后又攻讀電視節目制作系研究生。
畢業后進入央視2套經濟部工作。
她在央視的職業生涯中成績斐然。
憑借新聞《一個人和一條法規》獲得“中國新聞獎”。
1996-2003年連續擔任3?15晚會節目導演。
還曾與丈夫攜手打造了《非常 6+1》《夢想中國》等知名節目。
2011年,她被任命為2012年春晚總導演。
新人上任,勢必會迎來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
她的第一劍,就斬向了趙本山!
在大眾的記憶里,老趙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從1990年首次登上春晚,憑借《相親》嶄露頭角開始,他就開啟了長達20余年的輝煌歷程。
此后,他幾乎年年與觀眾準時相約,成為春晚的常客和標志性人物。
那些年,他帶來了一部又一部令人捧腹大笑、拍案叫絕的小品。
從《賣拐》到“白云黑土”,這些小品至今還是難以超越的經典。
他的小品之所以備受喜愛,在于他能夠精準地捕捉生活中的點滴。
將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家長里短融入作品之中。
他的表演充滿了生活氣息和真實感。
讓觀眾仿佛看到了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極易產生強烈的共鳴。
同時,他那一口東北話,為小品增添了別樣的韻味和地域特色。
然而,他的創作理念,卻被打上了“落伍”!
初掌春晚的執導大權,哈文深知春晚在觀眾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面臨的時代挑戰。
她決心要為這個舞臺注入新的活力。
讓它更加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
推動春晚向現代化、國際化邁進。
在節目內容上,她強調提升節目質量,注重節目要有教育意義。
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傳遞更多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社會正能量,推動節目向多元化發展。
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娛樂形式。
在節目形式上,她大膽革新。
砍掉了例如賀電環節、廣告植入和倒計時鐘聲等一些延續多年的傳統元素。
簡化晚會流程,讓春晚更加聚焦于節目本身,回歸藝術表演的本質。
避免商業和形式化因素對觀眾欣賞節目的干擾。
同時,她還積極引入新的表演形式和年輕的表演人才,力求為舞臺帶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
這些改革初衷確實是好的,但是卻打破了觀眾對春晚以往的固有認知。
更讓喜劇演員有苦難言!
02
趙本山與哈文之間最根本的矛盾,在于創作理念的巨大分歧。
趙本山,這位從東北黑土地走出來的喜劇大師。
他的小品創作理念深深扎根于民間。
源自對普通百姓生活細致入微地觀察與深刻理解。
在他看來,小品的首要任務是給觀眾帶來快樂!
讓大家在忙碌一年后的春節,能在歡聲笑語中放松身心。
教育意義可以在幽默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體現,而不應成為小品創作的主要目標!
而哈文所秉持的理念則與他截然不同。
哈文當上制作人后,開始被社會的發展理念和趨勢所影響。
她希望春晚在娛樂大眾的同時,更要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正能量。
這種創作理念的巨大差異,導致二人一度“劍拔弩張”!
2012年,趙本山為春晚精心準備了小品《相親2》。
這個小品延續了他以往的風格。
以東北農村的相親故事為背景。
通過展現人物之間的有趣互動和矛盾沖突,制造了諸多笑點。
然而,在審核中,該小品卻因教育價值不夠而未能通過。
這讓老趙感到十分困惑和無奈。
他不明白自己一直以來深受觀眾喜愛的創作風格,在哈文這里卻得不到認可?
此后,他又拿出了其他備選小品,但同樣遭到了拒絕。
理由依舊是內容缺乏教育意義,不符合春晚的改革方向。
這一系列的否決,讓他與哈文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也讓他對春晚的創作環境感到愈發不適。
最終,在多次嘗試無果后,他只能選擇退出春晚。
而他的退出,對春晚造成了致命的打擊!
03
這些年,大眾越來越反感“包餃子”式的團圓,更加懷念趙本山時期的小品。
因為,沒有人會喜歡在最幸福的時刻被人“教育”!
改革后的小品,過于注重傳達某種理念或價值觀,忽視了觀眾對娛樂性的需求。
導致小品的笑點變得生硬,觀眾難以產生共鳴。
例如,一些小品為了突出教育意義,強行加入一些大道理。
導致劇情拖沓,表演也顯得刻意讓觀眾越看越覺得尷尬無聊。
同時,語言類節目在春晚中的比重也有所下降。
歌舞表演的比例大幅增加。
雖然歌舞節目在舞臺效果上更加華麗。
但對于很多觀眾來說,語言類節目才是春晚的點睛之筆。
隨著舞臺越來越“官方”,觀眾的不滿聲也到達了高潮。
一些觀眾表示:
“現在看春晚就像是在完成一項任務,缺乏真正的樂趣和吸引力。”
網上也出現了大量關于春晚的負面評論。
吐槽節目質量下降、形式化嚴重等問題。
很多人不再像過去那樣期待春晚。
甚至有些人選擇在除夕夜放棄觀看節目,而是去做其他事情。
收視率是衡量春晚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哈文改革后,春晚的收視率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趨勢。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她執導的幾屆春晚中,收視率較以往有了較大幅度地下降。
這一數據直觀地反映出觀眾對改革的不認可,春晚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大不如前。
收視率的下滑,不僅讓央視面臨巨大的壓力,也讓各界對春晚失去了期待。
事業面臨質疑不說,她的生活也變得一地雞毛。
04
當初與李詠走到一起時,她的父親死活不同意。
因為兩人屬相不合。
后來排除萬難好不容易建立了家庭,卻沒幸福多少年。
1992年,二人結婚。
2002年,她們的女兒出生。
一家三口的生活溫馨而甜蜜。
李詠在節目中毫不掩飾對她和女兒的愛,她也在背后默默支持著丈夫的事業。
他們的感情成為央視的模范。
可命運卻在2017年給了這個幸福家庭沉重一擊。
李詠突然暈倒在化妝室,隨后被確診患有癌癥。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哈文和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然而,哈文沒有被困難打倒。
她迅速調整心態,陪伴丈夫前往美國接受治療。
在長達17個月的抗癌治療過程中,她始終不離不棄,悉心照料。
她每天為丈夫準備營養豐富的飯菜。
陪他聊天、散步,給予他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
她在網上堅持打卡說“早安”。
每一聲問候背后,都飽含著對丈夫深深的愛意和對新一天的期盼,希望他能多堅持一天。
然而,病魔無情。
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李詠還是離開了人世。
她悲痛欲絕,發文“永失我愛”。
字字泣血,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自從丈夫去世后,她便將精力都放在了家庭上。
她將全部的時間和愛都傾注在女兒身上。
陪伴女兒成長,幫助女兒渡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同時,她也通過各種方式療愈自己。
學習畫畫、看展、學習外語,努力讓自己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軌。
盡管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她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
她的堅強與勇敢令人敬佩!
結語
對于春晚而言,哈文的改革無疑是大膽且具有前瞻性的。
她試圖打破春晚原有的傳統模式,為這臺歷史悠久的晚會注入新的活力。
讓它在新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魅力。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風順。
改革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在追求教育意義的過程中,部分節目忽視了觀眾對娛樂性的基本需求。
對于春晚的未來發展而言,如何在創新與傳統之間找到平衡,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需求,是它面臨的重要課題。
若是它能通過開展民意調查、網絡互動等方式。
廣泛收集觀眾的意見和建議,并將其融入到節目創作和編排中。
說不定春晚能恢復以往的輝煌,大家覺得呢?
看完記得關注(@2號探秘人)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參考資料:
資料:《非常6+1》節目制片人哈文簡介-搜狐娛樂. 搜狐娛樂.
春晚三年 哈文是個傳奇. 人民網.
哈文疑從央視辭職 曾終結趙本山連上18年春晚紀錄. 搜狐新聞.
哈文圣誕前夕微博發文,內容卻只有4個字,李詠去世原因揭秘. 海峽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