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通訊員 邢俁霞
北京師范大學2025屆“優師計劃”畢業生楊卿,已簽約貴州省一所縣域中學。大學四年,他多次奔赴貴州、四川等地為當地孩子授課講學,開展縣域學情調研。“教育,是一代代人的接力奔跑。”楊卿說,“作為首屆‘優師計劃’畢業生,我想讓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好的教育。”
日前,由教育部新聞辦公室指導、教育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的“教育強國,有我”主題宣傳活動啟動,涌現了眾多青年師生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建設的故事。
教育強國建設,青年何為?
在當科技創新、人民健康、文化傳承等國家目標具象化為實驗室里的一個公式、病案室中的一份樣本,教育便成了一代代人傳承的青春。
“我和學生一起學習科研時,非常希望他們具有堅持不懈努力攻關的精神,要持之以恒地在一個領域做到非常深入,才有可能做出重大的創新性的工作。”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馬仁敏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團委書記宋璽曾作為海軍陸戰隊隊員遠赴亞丁灣、索馬里執行護航任務,從軍旅回歸校園,她對青年學子說,要在校園里如饑似渴地吸取知識、錘煉技能,畢業后走向五湖四海,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追求中去。
在教育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青年力量至關重要。
作為全國高校中最早成立的大學生理論宣講團體之一,復旦大學博士生講師團成立20余年來,累計開展理論宣講6600多場,覆蓋受眾近73萬人次。宣講團成員、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2024級博士生何越說,團隊每年組織10余次集體備課和50小時以上的專題研討,每位研究生講師的課件至少得改三稿,從框架到理論和案例都得經得起推敲。
湖南大學學生黨員骨干“領航班”是培養新時代德才兼備大學生黨員骨干的重要平臺,迄今為止,“領航班”已培育學員384名。“領航班”學員、湖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本科生張騁旭,在校期間多次前往湘西龍山縣偏遠山區,帶領團隊開展青少年素質教育與鄉村文旅專題調研,為當地孩子們帶去一系列特色課堂,撰寫10萬余字鄉村振興調研報告。
讓科學報國的理想在每一個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以教育之強成就科技人才之強,讓科學報國的理想在每一個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杜靈杰,6年前還在海外留學。他在一次實驗中意外發現了一種從未被觀察到的引力激發,當時他已經確定要回國,雖然要告別國外完善的實驗環境,但是杜靈杰并沒有后退,從零開始自主搭建實驗設備,“探索人類知識的邊界,就像是在無人區探索,作為青年科研工作者,更應該直面最前沿的問題。”杜靈杰帶著一支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年輕團隊潛心鉆研,自主設計組裝出了世界上第一臺、也是目前唯一能測量引力子激發的先進實驗設備,成功觀察到了引力子在凝聚態物質中的“投影”。這一成果入選2024年度“中國十大科學進展”,實現了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從0到1”的突破。杜靈杰的博士生黃月蕾表示,“未來將繼續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堅守,在量子世界探尋更多‘中國首創’。”
科研的傳承正是在一代代青年接力中持續前行。
“烈日下的光纖經常燙得握不住,但當我們首次通過光纖感知到遠處異常振動信號時,覺得那些與臺風搶時間、與高溫較勁的日夜都是值得的。”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講師段少祥講述了團隊在南海搭建光纖傳感網絡的故事。
10年前,段少祥的導師、南開大學教授劉波就已經在南海做科研了,在三沙獵獵的海風中,他不止一次暢想過更多年輕人能夠來到三沙。如今,當他看到像段少祥一樣的青年人正在接過接力棒時感慨:“教育強國的密碼,就藏在國家戰略需求與青春理想雙向奔赴的育人實踐中。”
當南開新青年在南海島礁布設光纜的時候,一群秉承著求是創新精神的浙大青年以搭建AI大模型智能體為目標,希望打造竺可楨老校長的數字人。“‘大先生’數字人項目,也是希望能夠讓這些大先生的精神以另一種方式傳承,更好地走進我們年輕一代的生活中。”項目主要成員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22級碩士生陳銘威這樣說。想要恢復老校長的音容笑貌,就需要他的原聲素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團隊閱讀了多達兩千萬字的《竺可楨日記》。最終在俄羅斯國家影片照片檔案館找到了竺可楨演講的視頻。
山海奔赴 為西部帶去更多機遇
無論是教育人才還是職業技術,中國青年向西的腳步從未停歇。在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新疆喀什麥蓋提縣,山東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水產養殖團隊的青年師生用5年時間,將淡水龍蝦養在了鹽堿荒灘之上。
每到周末,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志愿者們就會來到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為這里的孩子們開展“社區小課堂”,這是他們近期每周末的固定安排,已連續開展15期。
今年,首屆“優師計劃”師范生將畢業,回到中西部縣域基礎教育一線工作,為中國基層縣鄉帶去教育振興的“火種”。在即將奔赴工作崗位之際,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等6所部屬師范大學的“優師計劃”畢業生代表們,共同唱響校園原創歌曲《啟微光》,許下“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青年學子們正在用知識為西部孩子們打開了看世界的窗口。正如湖南大學學生黨員骨干“領航班”學員、大二學生迪力木拉提·艾買提江所說:“教育強國的號角已然吹響,我們唯有以‘清澈’之心守初心,以‘向上’之態擔使命,讓青春在強國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綻放最亮麗的色彩。這是屬于我們的時代答卷。”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