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點,小區花壇旁的長椅上,張阿姨和老鄰居李大爺正聊得熱火朝天。張阿姨今年63歲,平時喜歡研究養生,這兩年在飲食上很講究。
“李大爺,你家小孫子前幾天不是肚子不舒服嘛?我跟你說,你們家飯桌上得多放點西紅柿,開胃、清熱,還補充維C呢!”張阿姨邊說邊打開購物袋,“你瞧,我今天又買了三斤番茄,這天一熱,吃它正合適。”
李大爺抬起頭,皺眉說:“我聽說西紅柿不能空腹吃,還不能和黃瓜一起?吃太多還傷腎?”
“嗨,網上說啥的都有,哪能全信啊。”張阿姨不以為然地笑了笑,“關鍵是你得懂怎么吃,吃對了是寶,吃錯了真可能出問題。”
“可這番茄到底是生吃好,還是炒著吃更有營養啊?”李大爺忍不住又問。
“我也是最近看了個醫生的分享,才知道這里面講究大著呢!”
其實不光是李大爺,生活中很多人對西紅柿的吃法也一知半解。你是不是也只知道它好吃,卻沒太注意怎么吃才更健康?
一、為什么建議你夏天吃點西紅柿?
夏天溫度高,人容易上火、沒胃口、出汗多、容易疲勞。這個時候,如果飲食跟不上,身體就容易出問題。
西紅柿在中醫里屬“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暑、健胃消食的作用,非常適合夏天食用。
現代營養學也發現,西紅柿富含番茄紅素、維生素C、鉀元素、葉酸等營養成分,能幫助我們在高溫下維持身體電解質平衡,增強抗氧化能力,對心腦血管也有好處。
夏天人容易食欲差,飯前來一小碟涼拌西紅柿,能刺激胃酸分泌,讓你更想吃飯。而且它水分多,能補水、補鉀,是不少老年人夏季補養的“養生菜”
所以,不少醫生也建議,夏季飲食中,可以適量多吃點西紅柿,清爽解膩,還能補充身體需要的營養。
二、被低估的“國民果蔬”,好處多多
說它是“國民果蔬”一點不過分。幾乎家家戶戶餐桌上都有它。但很多人真沒意識到,這種常見得不能再常見的蔬果,營養價值其實被低估了。
1.抗氧化、防衰老
西紅柿中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它是一種強效的天然抗氧化物,可以中和體內的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
對中老年人來說,常吃可以幫助減緩皮膚松弛、視力退化等問題。
2.心血管的“守護者”
番茄紅素和鉀元素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減少血管硬化的風險。
研究顯示,經常吃西紅柿的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有明顯下降。
3.降低某些癌癥風險
不少流行病學研究提到,番茄中的抗氧化物質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胃癌等癌癥的發生風險,雖然不能說是預防“靈藥”,但確實是一種健康飲食的好選擇。
4.對血糖友好
西紅柿的糖分含量不高,升糖指數也比較低,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適量吃一點,不容易引起血糖波動,還能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是非常友好的食材。
5.改善消化、預防便秘
西紅柿的膳食纖維含量適中,水分也豐富,能促進腸道蠕動,對于腸胃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來說,有一定幫助。
但關鍵來了:這么好的食材,怎么吃才更好?
三、西紅柿是“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這個問題其實很常見,也確實沒有統一答案。因為生吃和熟吃,各有優缺點,要看你吃它是為了啥。
▍生吃——保留維C、口感清爽
生吃西紅柿能保留更多維生素C,這種維生素是水溶性、怕高溫的,一旦加熱,含量會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你想補充維C,比如增強免疫力、促進鐵吸收、生津止渴,那生吃更合適。
比如直接切塊,加點蜂蜜、糖、檸檬汁,或者涼拌番茄,用點香油、蒜末、醋,都是不錯的方式。特別是夏天胃口不好時,來一碟涼拌番茄特別開胃。
▍熟吃——提高番茄紅素吸收率
不過如果你是為了補番茄紅素、抗氧化、防衰老,那熟吃更勝一籌。
番茄紅素本身存在于細胞壁里,經過加熱、烹調后釋放得更充分,而且脂溶性強,如果再搭配一些油脂(比如炒的時候放點橄欖油),吸收率會明顯提高。
像“番茄炒雞蛋”、“番茄牛腩”、“番茄土豆湯”這類家常菜,不僅好吃,也更有營養。
▍醫生建議:兩種方式搭配著來吃
從健康角度來說,沒有哪種吃法一定“更好”。醫生建議我們可以生吃和熟吃搭配起來。
但要注意兩點:
1.不要空腹大量吃西紅柿:容易引起胃酸分泌過多,甚至胃脹不適。
2.過敏體質、胃寒者少吃生冷番茄:可以改成熱菜或煮湯的方式。
西紅柿雖是“平民食材”,但養生效果真不簡單。懂得怎么吃,比盲目跟風更重要。
不妨從今天起,飯桌上多留點西紅柿——熟的吃、冷的吃,吃得對,身體自然少生病!
來源:青島廣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