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聞朱媛媛走了,享年51歲。
抗癌五年,去世前20天還在片場狂奔,病情一直瞞著劇組同仁。這就是朱媛媛。
她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形象,“李云芳”,“桃花”,“七鳳”,“柴嫂”,“陶慧”,“安蓉蓉”,“宋慶齡”……每一個,都是鮮明而獨特的一個。
分享此文,謹表悼念!
一
1998年,朱媛媛參演了20集電視連續(xù)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朱媛媛在劇中飾演李云芳,是張大民(梁冠華飾)的愛人。
這部劇講了北京弄堂大雜院里,一些家長里短的瑣事,以臺詞金句頻出,幽默中帶著淡淡的憂傷著名。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
張大民的兒子張小樹說:
“媽,人活著有什么意思?”
李云芳說:
“有時候覺得沒意思,剛覺得沒意思,又覺得特別有意思了。”
張大民緊趕著接了一句嘴:
“沒意思,也得活著。別找死,有人要槍斃你,沒轍了,你再死,死就死唄。沒人想槍斃你,你就活著,好好活著。”
二
1974年,朱媛媛出生于山東青島。
她自小在青島長大,上頭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哥哥姐姐寵著她,經(jīng)常帶她去海邊玩。
能撿個蛤蜊、挖點紫菜什么的,改善伙食。
青島是個地勢崎嶇的山城,靠著德國佬設計的下水道和啤酒而著名,據(jù)說下水道管用一千年。
這座城市遍地種著耐冬,沒有其他城市普遍的浮躁感,它讓你從小對很多東西都特別敏感,人情、味道、色彩。
這些東西,在空氣中彌散著,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真實存在。
三
朱媛媛小時候住在鐵路邊,夏天到了,每家每戶都坐在弄堂邊,鋪上涼席,男的圍聚一堆,光著膀子打撲克,
有人拿搪瓷缸裝著青島生啤,邊灌邊聊。
女人用蒲扇撲打蚊子,眼角余光盯住自家娃兒。一邊聊閑天。
隨便找個街坊,都能聊上半天,東家長西家短,王家瓜李家棗。
街坊間似乎沒有秘密,沒人防著躲著別人。
四
朱媛媛讀書的學校門口,有幾個沒牙的老頭弄個面口袋,裝著煮熟的小尖腚的小海螺,大盅的一毛錢一盅,小盅的五分錢一盅。
有錢的小孩買上一盅,倒進自己口袋里,海螺湯就在褲袋口滲出來。
還有賣澆糖人的。熬好的糖稀,一團糊狀,小販用一個小勺舀起糖稀,澆在一塊冷鐵板上,邊澆邊移動手腕。
冷凝后,就是一幅糖畫。女孩兒喜歡牡丹,男孩兒喜歡孫悟空。
校門口還有現(xiàn)做爆米花的,被領導趕走了,嫌太危險。
五
朱媛媛上學的時候,一路打貓趕狗,和同學們說笑話,看到路邊野花,下黑腳狠心踩死。
他們踢著石子,你一腳我一腳,當皮球呢,一直踢到學校大門里去,把看大門的白胡子老頭,氣的吹胡子瞪眼的。
放學的時候,朱媛媛順著碎碎的四方小紅磚路往回走,一路上聞得到的,都是路邊飯店飄出來的香味。
她往往幻想自己能長出翅膀,飄進飯?zhí)茫髲N和服務生都看不見她。
六
小時候,她最喜歡和哥哥姐姐斗智斗勇,想辦法爭寵撒嬌,好吃懶做,把家務活推給哥哥姐姐做。
她在學校里表現(xiàn)還好,讓爸媽臉上有光彩,學校開晚會,她表演節(jié)目時分外賣力,爸媽在臺下看著呢。
一下雪,一伙玩伴就在土院子里,埋些小塑料片,一個人拿一把削鉛筆的小刀,充當裁判,
一起拿一塊木片,一鏟下去,誰搶到塑料片就歸誰。
那時朱媛媛是孩子王,樓上吃著飯,樓下老有一群孩子喊,“媛媛姐,媛媛姐!”
七
朱媛媛端著碗站在窗邊,指揮著一堆熊孩子,就像長春城下,指揮著百萬雄兵的林彪。
小時候,朱媛媛特饞燒雞和冰棍,就想著,以后嫁給賣燒雞或者賣冰棍的,也挺好。
上了初中,高中,覺得大家在拼死學,自己偷懶,未免不好意思。
考得不好,爸媽面前也無法交差。
平時不會玩命學,考前挑燈夜戰(zhàn)是會有的。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她就這樣應付完了中學所有考試。
八
媽常說,你要識眼色,要記住,要夾起尾巴做人。
她希望自己的女兒本本分分、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事,過好自己的生活。
實在不行,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過完普普通通的一生,也是美滋滋的。
大多數(shù)人都是這么著,野草一樣湮滅的。你聽說過野草抱怨過什么了嗎?
九
長大以后,她老媽還是嘮叨不休:
“我的兒啊,實在不行你就去撿煤核。路上不是老有拉煤的車來來往往嗎?你拿個畚箕掃把,在大貨車經(jīng)過的路上掃一掃,準保餓不死你。”
朱媛媛的阿姨,是演員,中央戲劇學院畢業(yè)。她見朱媛媛喜歡唱歌,喜歡跳舞,長得也不寒磣,認為她當個演員挺好。
她把朱媛媛領到北京輔導。考專業(yè)課時,同時被北影、中戲、軍藝三個學校錄取了,朱媛媛選擇進了中央戲劇學院。
在中戲,第一節(jié)課,老師在她的表演筆記上,寫下幾個字: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演戲。
十
老師評價她說:
“她在表演上有天賦,不捅破窗戶紙,她也能明白那層意思。”
她在學院里摸爬滾打,什么都敢演,什么都敢試一下。
她怕以后沒有機會了,演員出來的就是作品了,要有責任,不能拿觀眾開涮,不能拿別人的東西胡整,要非常嚴肅地、誠惶誠恐地去創(chuàng)作。
老師教她另一堂課,說:
“演戲非得投入十分的真,十分的熱忱不可。無論何時何刻,都不要丟掉你的樸實。
心要熱,腦子要清醒,對生活的姿態(tài)要放得很低。”
十一
1995年,朱媛媛參演電視劇《一地雞毛》,在劇中飾演小保姆。
《一地雞毛》是劉震云的著作。主要寫了大學畢業(yè)生小林,分配到國家部委工作以后,生活上碰到了一系列煩心事。
小林在這些生活瑣事中掙扎,甘于沉淪,樂于墮落,在庸俗生活的油石打磨下,逐漸放棄自己的知識分子的身段、良心和歷史使命。
朱媛媛在劇中飾演一個,小林雇來的臨時保姆,正兒八經(jīng)的配角。
《一地雞毛》里的生活矛盾,是現(xiàn)實對理想的無情碾壓。
世俗,對于人性、自尊,有毀滅性的優(yōu)勢。
十二
1998年,朱媛媛參演了《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在劇中飾演李云芳,是張大民(梁冠華飾)的愛人。
梁冠華是非常樸實的一個人。他對生活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他們一起去飯店吃飯,吃完了不會想去打包什么的,因為飯菜都不會剩下。
吃完飯,拿菜湯在飯碗里過一下,全喝光。
朱媛媛,長大了,演戲了,為了能在劇組的車里多睡一會兒,她又想,嫁給司機也不錯。她的邏輯是當下的,即時的。能使她感到快樂和自由的。
十三
她是一個傳統(tǒng)的女性,會照顧人,會漲羅事兒。
她在劇中飾演李云芳,燙著小卷發(fā),到處受氣,到處吃癟。
她飾演了這個小媳婦,獲得了第十八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最喜愛女主角獎。
她飾演的女性角色,讓人覺得,她是一個弱化版的王熙鳳,通曉人情世故,善于在過日子時精打細算。
而且,還比王熙鳳善良。
十四
她的表演,帶著濃厚的市井氣息,煙火味兒足,好像這個人物就生活在我們當中,叮叮當當攪著馬勺。
她把生活粗礪的質感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像是一碗,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前,嘗到的翡翠白玉湯,雖然是豆腐和餿白菜葉組成,餓肚子時卻是無上的美味。
馬伊琍評價朱媛媛:
“朱媛媛的(演技)好,是慢火燉你熬你。”
十五
朱媛媛飾演的李云芳,展現(xiàn)了公共領域里少見的女性樣本,她們被瑣碎的生活烏云籠罩著。
她們挨著地面生活,凡事往好處想,
在粗糙的生活之矛的打擊下,她們扛著隱忍的盾牌,對命運之矛展開絕地反擊。
這些人,活得不精致、不體面,沒那么多矯情,是生活中生猛、真實的女性。
朱媛媛承認,自己骨子里是個慫的人,沒有太大的野心,該結婚就結婚,該生孩子就生孩子。
十六
她被命運裹挾著走到現(xiàn)在。看似隨遇而安,但她緊緊揪住命運齒輪不放。
朱媛媛說:
“你既得跟自己和解,還得跟社會去融合,這是生活最基本的狀態(tài),好的作品和好的、樸實的表達,就是能讓你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樣子。
生活就是苦摻著甜,甜帶著苦。表演里如果全是愛,是假,全是苦難,也是假。
生活,它是五味雜陳的,一個雜貨鋪,酸甜苦辣咸,柴米油鹽醬醋茶。”
這是生活的本真面目。
十七
演完《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之后,朱媛媛又回到人藝。
人藝的老演員,每個人在休息室有一個櫥柜子,劇本、茶杯子、書報,放在一個獨立的地方。
她也有個柜子,放喝茶的杯子、用剩半截的口紅。
劇團演什么劇,就按劇里的稱呼來叫,該叫媽叫媽,該叫大哥就叫大哥,大家叫朱媛媛嫂子。
朱媛媛在這里,演了話劇《九九歸一》。
十八
2000年,朱媛媛參演了電視劇《孫中山》,在劇中飾演宋慶齡。
演宋慶齡的時候,導演在朱媛媛身邊擱一把椅子,讓她就坐在那里,哪兒都不許跑。
培養(yǎng)她的貴婦氣質來著。
那時中山市特別熱,氣溫計飆上四十一度。朱媛媛穿著一件棉襖,衣服透濕,衣服上還有嗆鼻的石棉味。
她干坐著,一坐幾個小時。只要屁股一離開凳子,導演就派人把她抓回來。
導演告訴她:
“演一個端莊、高貴、嫻雅的女性,你在鏡頭前要表現(xiàn)出來。你每天去跟人家瘋玩瘋鬧,你是鬧哪樣?”
十九
導演又說:
“塑造人物,全在細節(jié),在眼神,在動作,在一舉手一投足。
在這個過程,沒有人幫你開掘你的可能性,你被動地去演什么,演什么都不會像。
生活中那種樸實、真誠的東西,會帶給你很多的好運或者機遇。”
她一年頂多接一到二部戲,多了拍不了。她信奉寧缺毋濫。多年積攢下來,作品數(shù)量也不少。
她扮演的角色,多數(shù)是充當連接人與人之間紐帶關系的人物。戲里,她是一個完整獨立的人,有塑造價值的人物。
二十
讓她去陌生的劇組客串幾天戲,她會摸不著頭腦。她希望一頭扎進戲里去,拿出有精氣神的人物。
如果沒有這種人物,她會覺得不對勁,沒動力演戲。
她喜歡接熟悉的導演的戲,大家知根知底,有什么問題,打個招呼就能解決。
她說:
“我們需要追求自我,每個時代都有契合自己的共鳴,我們要往時代這個筐里,裝一些貨真價實的東西。觀眾是分辨得出來的,是垃圾還是黃金,觀眾心中自有一桿秤。”
二十一
辛柏青,男,演員。1973年生于北京,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父親常年身體不好,他家家境一般。
從小學三年級,他開始練跳高。
高中時,辛柏青身高長到1.82米,再也不肯往上竄。
二十二
如果繼續(xù)練跳高,他的身高是不達標的。
高中畢業(yè)后,他一直發(fā)愁何去何從。
在同學的建議下,他到北京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可是當年的招生報名工作已經(jīng)結束。
1993年,他又去報考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被順利錄取,和朱媛媛成為同班同學。
那時,他們的青春,就像阿塞拜疆的亞納爾達格油氣田里,那團永不熄滅的大火。
二十三
在辛柏青眼里,朱媛媛是美麗的。
她的美麗,就像寒冷的冬日清晨,捧在手心里的一碗熱騰騰的大米稀粥。
有淡淡的米香,還要小心燙嘴。
在朱媛媛眼里,辛柏青是帥氣的。
他的帥氣,就像是矗立在紐約公園大道390號的帶幕墻玻璃的利華大廈,平整四方,光芒閃耀。
一縷淡淡的情愫,籠罩在他們身上,猶如歷史上連綿不絕的刀兵戰(zhàn)火,籠罩在中國大地上。
大二時,學校舉辦秋季運動會,辛柏青在跳高比賽中獲得了冠軍,學校獎勵他一袋洗衣粉、三塊肥皂。
辛柏青把這些獎品,全送給了朱媛媛。
那時,他們的愛情,清麗得像是盧溝橋的一彎上弦月。
1997年,大學畢業(yè)后,辛柏青和朱媛媛同時考入中國國家話劇院。
2005年,辛柏青與鄧超、孫儷聯(lián)合主演《幸福像花兒一樣》。
2006年,他與朱媛媛結婚。
朱媛媛和辛柏青
二十四
2008年春天,導演姜偉找到辛柏青,將諜戰(zhàn)劇《潛伏》的劇本交到他們手里。
這個是好劇本。
他們決定接受戲中的角色。
半個月后,朱媛媛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懷了三個多月了。
辛柏青說:
“當然是生孩子重要了”。
結果,這個劇本火了孫紅雷和姚晨。
2008年,他們的小女兒出生。
朱媛媛和辛柏青
二十五
朱媛媛覺得,女兒的一生,像一棵小樹苗一樣,一旦長歪,就會一路往歪里長。
為了這棵小樹苗,她煞費心思。
如果馬不停蹄地去拍戲,也許孩子成長得更好,但萬一長歪了呢?到時想扶正就難了。
因此,她推掉了《潛伏》劇本,潛心回歸家庭。
有人同情朱媛媛,認為她身上有一種悲情的東西,認為她為家庭付出太多,她活得不值。
她說:
“人最悲哀的是沒有選擇的權利,永遠任人宰割或擺布。
我特別喜歡這樣的生活:
收拾干凈屋子,窗明幾凈的,心生無上歡喜,泡一杯茶,點一根香,寫寫字,聽聽音樂。
悟一點禪意。”
她成佛了?
朱媛媛和家人
二十六
家里有她,就特別安靜祥和,舒適,安全。像是蓬萊仙境。
她在家的一天,就是家庭婦女的一天,拆洗衣被,打掃打掃房間,整理整理舊物。
而辛柏青那個直娘賊,大學送了一袋洗衣服和三塊肥皂,再也不見他有什么動靜。
他設下愛情的牢籠,把朱媛媛困在家庭里。
朱媛媛為了一袋洗衣粉、三塊肥皂,出賣了自己的下半生,她幸運地鉆進了愛情設下的牢籠。
生活牽牽絆絆,如同野地里的葛藤,胡亂生長。
二十七
朱媛媛喜歡這種瑣碎的生活,距離偉大很遙遠,但讓人活得安心。
她說:
“人最可悲的是任勞不任怨,人家沒讓你做,你給人家做了,做了以后,你還叨叨個不停,
別人不領你的情,你就特別憤怒,我對你這么好,你怎么能這樣。
如果對方不理會,你就加倍憤怒,弄得雙方關系惡化。
把對方的表揚、評判,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這是很危險的,離迷失自我不遙遠了。”
二十八
朱媛媛想說的是:
既然想做一件事,問的是自己的內心,真正想要做,就去做。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別人不認可你的所作所為,也不領這份情,你還想做,那就去做吧。
任了勞,就要任怨。千萬不要委屈求全,把自己憋出內傷來。
男女的分工在人類產(chǎn)生的時候就有了,男人狩獵,注意力集中,但是耐力不持久。
女性善于采摘,思維是發(fā)散的,在細膩和瑣碎中串聯(lián)一切事物。
生活是一個非常難以拿捏的命題,永遠有討論不完的話題。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復雜的,不是一成不變的,生活是一團果凍,裝在什么樣的容器里,就顯示出什么樣的形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