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位躬耕田野,一稻濟天下
一位無影燈下,大醫佑蒼生
四年前的今天
2021年5月22日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
與世長辭
一別四年了
好想你們
一稻濟世,萬家糧足
“人就像種子
要做一粒好種子”
這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生前常說的一句話
他也用一生
為這句話寫下了注腳
資料圖:袁隆平帶領嘉賓在田間觀摩。中新社記者 楊華峰 攝
“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是他的目標
袁隆平常說自己有兩個夢想:
一個是禾下乘涼夢
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如今
這兩個夢
被不斷書寫出新的續集
雜交谷子已經在
袁老試驗雜交水稻的地里
結出了沉甸甸的果實
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
美國、巴西等國也大面積種植雜交水稻
中國雜交水稻
正在造福世界人民
即便到了90歲高齡
袁隆平一直惦記的仍然是“下田”
他的住宅旁有一塊試驗田
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
就是到田邊“打卡”
圖片來源:北京科協
“電腦里長不出水稻
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
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
去世前兩個月
他還堅持在海南雜交稻基地工作
病危之際
他每天都掛念水稻、問天氣……
如今
袁老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卻將糧食的種子
創新與奮斗的“種子”
留給了后來人
披肝瀝膽,醫者仁心
“一個好醫生
眼里看的是病
心里裝的是人”
吳孟超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從醫70多年
他成功救治了1.6萬余名患者
盡管這在世人眼中已是天文數字
他卻常感慨:
“我老了
能工作的時間不像年輕人一樣多了
所以更要爭分奪秒!”
資料圖:吳孟超。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九旬高齡的他
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紀
卻依然堅守在門診
每周親自主刀多臺高難度的肝膽手術
并親自帶教多名研究生
吳孟超說
“如果有一天倒在手術臺上
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由于常年手術
吳孟超的右手明顯變形
食指指尖微微向內側彎
不適合簽字、吃飯
卻是拿手術刀最平穩的姿勢
圖片來源:北京科協
正是靠著這雙手
吳孟超在手術臺上戰斗了一輩子
在他的紀念像旁
擺放著一尊手模雕像
那是一雙穩穩拿著手術鉗的手
正在進行手術
四年過去
每當稻浪翻滾
每當無影燈亮對袁老吳老的思念仍在綿延仰望星空
宇宙中兩顆閃亮的星星
一顆是8117號“袁隆平星”
一顆是17606號“吳孟超星”
想念的時候,就抬頭望望星空
他們一直都在
愿世間如您所愿
醫食無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