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生的最頂級享受?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財富、地位、名利。也許吧,但真正令人回味一生的時刻,往往不那么體面,也不那么“高級”。
它可能是一頓燒烤,一場游戲,一群老朋友,和一個你十幾年沒再認真想起過的夢。
我的答案,是那一夜,我們又回到了網吧。
他是我們那一屆最早“退場”的人
我有個高中同學,姓李,我們私下都叫他“李瘋子”。
不是說他性格瘋,而是打游戲瘋。網癮有多大?那時候學校宿舍封網,他凌晨翻窗出去上網,第二天頂著一雙紅眼繼續上課。
后來他干脆不上課了,成天泡網吧,成績一落千丈,班主任都勸不動。高二那年,他被勸退。
再后來他去工地搬磚,十五六歲,靠著一身力氣混飯吃。聽說后來跟著人去了非洲,在水泥廠打工,跟我們這群人就徹底失聯了。
十多年過去,我們讀大學、工作、結婚、生娃,朋友圈里的聯系越來越禮貌,越來越疏遠。我們都以為,這輩子大概不會再見到李瘋子了。
直到去年四月,我突然接到他的電話。
他回來,只為打一場“遲到十年的游戲”
電話那頭,他的聲音聽起來成熟了很多,但語氣里還是藏不住興奮。
“我這些年都在非洲,網速慢得離譜,別說打游戲了,打開網頁都要緩沖半天。現在回來了,我就想好好打幾天游戲,把以前沒打夠的補回來。”
他語速很快,像是怕我拒絕一樣。
“我要把以前那幫人都聚回來,一起住網吧,十天半個月不下線,不死不回家!”
我聽得笑出了聲。那群人現在什么樣子我都清楚,有的做了老板,有的生了二胎,還有的都快移民了。誰還會在網吧住半個月?
我本想禮貌回絕,結果第二天他就出現在我家樓下,拎著兩杯咖啡。
“走吧,哥們,打一場我們高中沒打完的仗。”
我沒忍住,答應了。
飛行幾千公里,只為面對面發一條邀請
他是真的認真。
一張張地訂機票,飛往全國各地,一位位去當面邀請當年一起開黑的兄弟。他說:“打電話約不出來,得看著眼睛說話。”
那幾天,他繞了全國兩圈。我每天刷朋友圈,都能看到他發機場定位。北京、廣州、成都、青島……
結果很現實——大多數人,拒絕了。
“孩子要寫作業。”
“老婆不讓去。”
“這周有報表要交。”
說到底,網吧、游戲、兄弟情,這些詞對成年人來說,已經不再是優先級了。
只有我,單身、自由、無業一身輕。
他說沒事,就我們兩人也能開黑。
直到,那一夜,他們都回來了
我們按原計劃在網吧開打,兩人變三人,三人變四人,白天打,晚上也打,笑到肚子痛,餓了就點串,累了就趴著瞇一會兒。
就像時光倒流,回到了2009年網吧最熱鬧的那個夏天。
然后,周末到了。
他突然接到快遞站電話,說有一堆大件要他簽收。他皺著眉頭,沖我笑了笑,說:“是不是哪家騙子看我非洲回來傻錢多?”
結果,走出網吧時,我們看到了八個拖著行李箱的家伙,站在街邊,沖我們揮手。
他們回來了!
那一刻,誰也沒有說話,我們就像十幾年前第一次在網吧門口集合那樣,彼此拍著肩,拎起手里的紅牛,笑著走進了包間。
那一晚,十黑開局,整整兩排人,啤酒燒烤香煙,一人一臺電腦,沒有人催促,沒有人說“有事先撤”。
這不是報復社會式的放縱,而是一場被生活按下暫停鍵的釋放。
原來,最頂級的享受,不是奢華,而是“完成心愿”
我們一邊游戲一邊回憶。
有人說,結婚那年他在婚宴上接電話結果掉了段位;
有人說,工作后連游戲鍵盤都沒摸過;
還有人感慨:“咱這群人,打了一半的游戲,用了十年才把另一半打完。”
那一晚沒有人討論房價、工作、婚姻,沒有焦慮、沒有比較,只有一個個曾經的男孩,用成年人的模樣,去圓少年時代未完成的夢。
你問我什么是人生的頂級享受?
不是一晚豪飲萬金,不是游艇與洋房,而是十年之后,你還有一群兄弟愿意放下生活的重擔,陪你打一場熱血未冷的游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