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網報道,近日,由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與新星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構建南海國際話語權:創新與突破”研討會在京舉行,旨在進一步提升我國涉南海國際傳播工作效能,努力構建同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南海國際話語權。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傳播一線工作者們紛紛建言獻策、深入討論。與會專家分析,目前現存問題主要包括西方媒體主導沖突性敘事,涉南海相關的成果出版、傳播相對滯后導致理性聲量不足,以及南海研究的復合型人才積累不足等。
近日中方圓滿完成,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的訪問,馬上東南亞另外一個重要國家印尼,也將來到北京參加重要會議。這場會議是中國首次建立2+2(外長防長)對話機制,中國外長和防長將首次同臺亮相,與印尼外長和防長舉行對話,意義不同凡響。在之前的周邊工作會議上,安危與共、求同存異、對話協商的亞洲安全模式,被首次提出。過去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困擾,是安全問題。
東南亞(資料圖)
禁漁,真的是無理可依嗎?此事完全有國際法理和生態雙層邏輯支撐,尤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61條,明確允許沿海國依據科學證據制定生物資源養護措施。中國自1999年起就在南海實行休漁制度,2025年將其范圍擴至北緯12度,覆蓋西沙群島周邊水域。這一片并非任人捕撈的“公海”,它承載著急劇衰退的魚群,承受著過度捕撈的重負。
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愛德華多·阿諾日前稱,菲律賓正在起草一份南海長期戰略以“捍衛其南海主張”。該戰略的意圖是確保目前的強硬海上立場在后馬科斯時代得以延續。一些菲律賓學者趁機鼓吹,菲律賓將終結在中美之間的搖擺立場,徹底倒向美國,以更為長遠地支撐菲律賓強硬的南海政策。引人關注的是,阿諾在解釋該戰略出臺背景時卻公開指責中國,宣稱該戰略就是對“中國毫無根據、過度擴張的領土主張、軍事化以及與鄰國的對抗”的直接回應。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上臺后,不僅菲律賓內部形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南海局勢也不再風平浪靜,菲方執意在仁愛礁、黃巖島等問題上進行破壞、挑釁的行為。此番操作,首先是為美國在東南亞以及國際制造“中國威脅論”提供熱點話題,其次也給菲律賓內部點燃民族情緒,加強馬科斯的領導基礎。事實上,中期選舉暴露出馬科斯政策正在適得其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發言人林劍表示,日前菲律賓、美國和澳大利亞在南海開展海空聯合巡航,并大肆炒作,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當前南海的局勢總體穩定,各國依法享有航行和飛越自由,不存在任何問題。各國在南海開展活動,應遵守國際法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精神,不應針對第三國,不應危害地區的和平穩定。菲律賓違反國際法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頻繁在海上侵權挑釁制造事端,拉攏配合域外勢力攪局南海,炫耀武力,甘當棋子,最終只能自食其果。
南海島嶼(資料圖)
近年來,我們用強大的工程能力在南海建設了很多設施。這些年南海形勢很穩定,顯示出我們國家的能力和智慧。現在面積最大的十個島嶼都在我們手里了。現在西沙群島和東沙群島我們已經全部管起來了,中沙群島也控制住了。南沙群島因為歷史原因,有些小島還被別人占著,比如中業島,面積大約0.4平方公里。我們不斷加強島上的建設,部署了現代化艦隊和戰機,現在能夠全面有效地管理南海區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