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特刊】光影為媒 看最美的青海
楊欣杉夫婦在鏡頭下感受到青海的生態之美。王臻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你看這是冬蟲夏草長在地里的樣子,我只見過干蟲草,原來長在地里是這樣。”5月21日,當楊欣杉和妻子來到青海美術館二樓的“生態視界”主題系列攝影作品展時,一幅幅濃縮了青海生態保護、產業發展、民族文化、山水景色的攝影作品讓這位已經退休的老人深感自豪。
從巍峨神秘的昆侖山脈到青海湖的碧波映照蒼穹,從美麗的金子海到黃河流經過的拉加小鎮,從落日下的羊曲水庫到塔式熔鹽太陽能熱發電站,再從黑頸鶴掠過湖面的優雅弧線到藏羚羊馳騁曠野的矯健身姿……一幅幅視覺佳作,讓楊欣杉夫婦在鏡頭下感受到青海的生態之美。
“看著這些照片是真切感受到咱們青海的美,以前工作也經常下鄉,但都顧不上欣賞景色,現在退休有時間了,打算多出去轉轉,如今景區的基礎設施也逐漸變好,交通也方便,我跟媳婦已經把去海西行提上日程了,去打卡網上熱門的翡翠湖、黑獨山。”楊欣杉帶著妻子仔細欣賞著每一幅攝影作品,驚嘆于攝影者高水平的技術,也震撼于大美青海的壯麗,更從一幅幅照片中看到了那些只聽過沒見過的珍稀動植物。
與楊欣杉夫婦一樣,來觀展的南京游客廖陽贊嘆:“既具視覺震撼力,又富科學感染力,是一場原真性和藝術性俱佳的生態影像盛宴。看過這些照片才知道,原來我們能看到這么多美景都是這里的人們對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視與付出。能玩能看的地方太多了,這次只是冰山一角,等下次就跟朋友再來一次深度游。”
以鏡頭聚焦生態保護,用影像傳遞自然之美。在展覽上,不難看出,每一位攝影人用獨特的視角,講述著青海的生態故事,記錄青海生態保護的足跡,讓更多人看到青海的靈動與壯美,感受到生物多樣性的獨特魅力,用攝影作品喚醒公眾對自然保護的關注與行動。
光影為媒,看最美的青海。據悉,本次展覽以140余幅視覺佳作,在“綠水青山”“和諧共生”“生靈草木”三大篇章中鋪設青海的生態華章,這些鏡頭語言,既是對高原生靈的深情禮贊,也是對生態文明建設者的崇高致敬。青海,正以生態之美書寫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注腳,以開放之姿迎接四海賓朋共赴這場天地大美之約。
(來源:青海日報)
(王 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