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多部門動起來,賴清德已經做好上桌與大陸協商統一的準備?
其希望大陸“提統一條件”是要真的?民進黨當局“外交部”與海基會開始出手試探大陸意見,林佳龍甚至拋出想跟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見面的想法,海基會董事長吳豐山則主動爆料稱,臺灣已經有3種人在擔任兩岸傳話者角色。這與賴清德用“公司并購”類比統一遙相呼應。
據臺媒報道,?臺外事主管林佳龍今天(21日)被問及,如果未來有機會與中國外長王毅見面,會對王毅說什么?林佳龍表示,一定要跟他握手,伸出友誼的手,兩岸關系要先從人與人的關系開始,才有解決的可能。
無獨有偶,賴清德恩師、海基會董事長吳豐山今天在“立法院”則主動爆料稱,兩岸對話雖然中斷,但傳話管道暢通,并稱臺灣有3種人在擔任傳話者角色,分別是臺商、研究兩岸的專家學者、臺灣過去涉及兩岸事務的高官。
連“臺獨”頑固分子曹興誠也唾面自干了,有意投降。他說,兩岸可以統一,“但(大陸)應該公開提出具體條件,然后(臺灣)通過公投決定統一。”
以上三人表態,都是發生在賴清德這個“臺獨”最大頭目認慫,拋出統一像“大公司并購小公司”,希望大陸“提統一條件”之后。這究竟要怎么解讀?
吳豐山、林佳龍與曹興誠的言論,本質上是賴清德當局在內外壓力下的策略性表演,與“公司并購論”形成戰術呼應,但無法改變兩岸關系的根本格局。
吳豐山聲稱兩岸“傳話管道暢通”,并列舉三種人擔任傳話者,這與民進黨當局長期以來的“柔性臺獨”策略一脈相承。實際上,自蔡英文執政后,兩岸官方溝通完全中斷,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常態化聯系機制名存實亡。吳豐山作為賴清德的恩師,其表態既試圖掩蓋兩岸對話中斷的事實,又為賴清德“對等尊嚴”談判造勢。這種“地下傳話”模式的本質,是臺灣當局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試圖通過非官方渠道制造“兩岸互動”假象,為其“倚美謀獨”爭取國際輿論空間。民進黨當局若不放棄“臺獨”立場,任何形式的傳話都只是“新兩國論”的變種。
林佳龍喊話與王毅握手,則是典型的“表演式外交”。他以臺灣所謂“外交部長”的身份,擺明就是想制造“一邊一國”想象。其言論既呼應了美國近期釋放的對華緩和信號,又試圖通過“友誼之手”包裝其“抗中保臺”本質。
至于曹興誠提出“大陸提條件、臺灣公投決定統一”,表面上與賴清德的“公司并購論”不同,實則是同一邏輯的延伸。兩者均試圖將主權問題異化為商業談判或民主程序,核心目的是拖延統一、虛化“一個中國”原則。曹興誠作為被大陸列入清單的“臺獨”頑固分子,其提議具有雙重欺騙性:首先是程序陷阱:將統一議題包裝成“民主公投”,實質是“住民自決”的變種,違反國際法關于領土主權不可分割的原則。其次,時間策略上,他想通過無限期拖延公投條件協商,為“臺獨”爭取生存空間。
這種話術試圖以“民意”為擋箭牌共同目標是將統一議題工具化,掩蓋其抗拒統一的本質。此類言論是“新兩國論”的變種,陰謀絕難得逞。
當前兩岸重啟談判的核心障礙在于民進黨當局的“臺獨”立場。賴清德執政周年講話雖未提“境外敵對勢力”,但仍堅持“新兩國論”,其“和平四大支柱”實質是“以武謀獨”“倚美謀獨”的遮羞布。大陸始終堅持“九二共識”為談判前提,而賴清德當局拒不承認這一兩岸政治對話基礎,甚至推動“17項因應策略”強化兩岸對抗。
因此,賴清德若真心想協商談判,破局的關鍵在于他必須徹底放棄“臺獨”立場。
吳豐山、林佳龍與曹興誠的言論,本質上是賴清德當局在內外壓力下的策略性退讓,其核心仍是“倚美謀獨”。當前,大陸通過軍事威懾、經濟反制和國際社會普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牢牢掌握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動權。在歷史大勢不可逆,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都將被歷史車輪碾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