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預警分為幾級?
應該如何防范?
這份雷電預警科普防范指南請查收
??????
雷電預警信號分三級
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雷電黃色預警信號
含義:6小時內可能發生雷電活動,可能會造成雷電災害事故。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雷工作;
2.密切關注天氣,盡量避免戶外活動。
(二)雷電橙色預警信號
含義: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經受雷電活動影響,且可能持續,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較大。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落實防雷應急措施;
2.人員應當留在室內,并關好門窗;
3.戶外人員應當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車內;
4.切斷危險電源,不要在樹下、電桿下、塔吊下避雨;
5.在空曠場地不要打傘,不要把農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
(三)雷電紅色預警信號
含義: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經有強烈的雷電活動發生,且可能持續,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雷應急搶險工作;
2.人員應當盡量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車內,并關好門窗;
3.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和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4.盡量不要使用無防雷裝置或者防雷裝置不完備的電視、電話等電器;
5.密切注意雷電預警信息的發布。
防雷指南
1.戶外勞作防雷指南
選擇正確的躲避場所
野外放牧或勞作遭遇雷雨,盡快躲避到室內、山洞等安全的場所,不要在樹下避雨。
采取正確避雷姿勢
如來不及回室內,緊急避雷時要兩腳并攏,雙手抱膝,頭置于兩膝之間,盡量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選擇絕緣材料的鞋服
雷雨季節外出勞作最好穿膠鞋、雨衣,突遇雷電可降低雷電對身體的沖擊。
選擇絕緣材料的鞋服
雷雨季節外出勞作最好穿膠鞋、雨衣,突遇雷電可降低雷電對身體的沖擊。
2.戶外游玩防雷指南
身上不要攜帶金屬制品
野外遇雷電天氣時,迅速摘下隨身攜帶的鑰匙、首飾、眼鏡等金屬物品。
盡快遠離水面
正在游泳、劃船時要趕快上岸。水面易遭雷擊,且水中受到傷害會增加溺水風險。
遠離高地
如果在山區游玩,不要站在山頂,盡量找低洼地帶避雷。
分開站立
如果多人一起出游,遇到雷電天氣盡量分開站立,以免一人被雷電擊中而互相傳導。
3.駕車出行防雷指南
選好停車地點
不要將車停在空曠的高地或樹下,容易引雷。
關閉電子設備
關掉收音機等設備,如汽車天線是外置型,需及時回收。
打雷時盡量待在車內
人員不要輕易下車,關好門窗。
減少在車內使用手機
由于雷電的干擾,手機的無線頻率跳躍性增強,這容易誘發雷擊和燒機等事故。
如何防雷電
如果不想被雷擊中,那么躲避雷電要做到“三遠二不”,即:遠離金屬物質、大量水源、電磁場,不攀高、不暴露。
戶內防雷
打雷時,如果在家里。
不要開窗戶、不要把頭或手伸出窗外。
關閉家用電器,拔掉電源插頭,防止雷電從電源線入侵,造成火災或觸電。
不要觸摸或靠近金屬水管、煤氣管道等金屬管道。
不要在電燈下站立。
戶外避雷
打雷時,如果在戶外。
要盡量趕到干燥地方避雨,不要進入莊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大樹下。
要遠離高煙囪、鐵塔、電線桿等易遭受雷擊的高大物體和有大量水聚集的地方。
不要打金屬骨架雨傘,不要騎摩托車或者自行車,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金屬物品屬于導電物質,能夠起到引雷的作用。
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因為手機的電滋波也會引雷。
駕車時,要呆在車廂內,不將車輛停在樹下、墻邊、變壓器、低洼地帶,涉水通行時要保證積水不會淹沒半邊輪胎。
其實只要掌握雷電是需要導體的這一原則,主動遠離一切可能傳導雷電的介質,你就已經掌握了主動權。
雷電預防順口溜
通過以下方式可及時獲取預警信息:
①微信小程序搜索“國家應急預警發布”
②手機天氣APP開啟“預警推送”功能
來源/中國氣象科普網 金沙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文卓異 責編/陳萌 審核/曾昕 終審/謝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