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湖南省委副書記家中遭遇偷竊,原本想著干完這票便金盆洗手,未曾想小偷翻箱倒柜只找到了4000元現金和兩條香煙,在警方調查下,一個令所有人都不相信的事情展露在大家眼前。
1990年代末,湖南省委副書記家中來了個“不速之客”。這小偷想著干完這票就金盆洗手,滿心期待從高官家撈一筆橫財,結果翻箱倒柜只找到4000元現金和兩條普通香煙。警方一查,這離奇一幕背后的事兒,愣是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這位副書記到底是個啥樣的人,家里咋會這么“寒酸”?這故事一聽就讓人忍不住想挖挖真相。
1990年代末的某天晚上,長沙芙蓉區省委宿舍區發生了一件怪事。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家里進了賊。那時候,這地方安保挺嚴,外人輕易進不來,可偏偏有個小偷盯上了鄭培民家。原因很簡單,他家門沒裝防盜門,就是一扇普通木門,太好下手。小偷撬開門,溜進去翻了個遍,結果只找到4000元現金和兩條不值啥錢的香煙。那4000元還是鄭培民女兒出差借的公款,根本不是他自個兒的積蓄。第二天,鄭培民發現被偷,打了個電話報了警,神色平靜得跟沒事兒似的。
芙蓉區公安局接到報案,趕緊派人過去查。民警一進他家,差點懷疑走錯了門。家里擺設簡單得不行,客廳就幾把磨得發亮的木椅子,墻上掛著一幅普通的山水畫,廚房里鐵鍋瓷碗都帶著歲月的痕跡,沒一點高檔東西。確認下來,損失就這4000元和兩條煙。
小偷后來被抓到,交代說自己聽說鄭培民是大官,以為能偷到大錢,誰知道翻了個底朝天就這點東西。這事兒傳出去,整個湖南都炸開了鍋,大家都在議論:這副書記咋活得這么“窮”?
鄭培民,1943年7月23日出生在吉林省海龍縣,也就是現在的梅河口市,祖籍河北武安。他家境普通,爹媽是工人,從小就養成了老實本分的性格。1950年到1962年,他在當地的小學和中學讀書,成績一直拔尖。1962年考進吉林大學物理系,還當過學生會主席,組織能力很強。1968年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遼寧3275部隊鍛煉了兩年,1970年來到湖南湘潭電機廠,從基層干起,干過革委會干事、子弟中學黨支部書記、團委副書記,一路到黨委辦主任。
1981年,他去清華大學進修經濟管理,學成后回湖南,1983年當上湘潭市委副書記,后來升到書記。1990年,他調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當書記,跑遍了218個鄉鎮,推廣“雙兩高”玉米技術,幫農民增收脫貧。1992年,他當上湖南省副省長,管教育和農業,搞了不少實實在在的改革。1995年升任省委副書記,負責宣傳工作,把廣播電視、出版、體育這些領域搞得有聲有色。2001年,他又當上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忙著主持日常工作。
鄭培民這人,真不是裝清高。他的生活簡單得讓人咋舌。家里沒啥值錢玩意兒,家具都是老物件,沙發扶手上的漆都掉光了。他愛人在湖南新華書店上班,兒子鄭海龍后來在商務部工作,一家子都低調。他自己喜歡集郵,但從不搞奢華那一套。有人送禮,他一律不要,出差坐火車都是自掏腰包買80塊錢的硬座票。1998年常德抗洪,他親自到一線指揮救災,鞋子泡爛了也不吭聲。他的座右銘是“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這話不是喊口號,是真干出來的。
那次家中被偷的事兒,反而讓大家更看清了他的為人。小偷翻出來的4000元是公款,他自己壓根沒啥存款。那兩條煙也不是啥高檔貨,就是普通人抽的那種。警方問他損失多少,他淡淡地說了句“就這些”,沒半點抱怨。案子破了,小偷是個慣犯,以為高官家肯定有油水,結果鎩羽而歸。這事兒上了報紙,鄭培民的清廉名聲傳得更響了。
這案子雖然不大,卻在湖南掀起不小波瀾。媒體一報道,大家伙兒都開始聊:現在還有這樣的官?鄭培民沒因為這事兒改變啥,繼續忙著為老百姓做事。2002年3月11日,他在去北京開會籌備“十六大”時,心肌梗塞突發,搶救無效去世了,才59歲。消息傳回湖南,湘西的村民在路邊擺祭壇悼念,長沙街頭也有人自發送行。他走后,家里收拾遺物,發現他記了幾十年的賬本,每筆錢都寫得清清楚楚,還有廉政筆記和日記,滿滿的都是為民的心思。
后來,鄭培民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02年入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06年又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9年被評為“最美奮斗者”。湘西還建了鄭培民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23年還擴建了。他的故事被拍成電影《鄭培民》,出了書《為民書記鄭培民》,到現在還激勵著很多人。
這案子離奇,不在于小偷有多笨,而在于鄭培民的活法太出乎意料。一位省委副書記,家里窮成這樣,不是裝出來的,是幾十年的習慣。小偷想著金盆洗手,結果偷了個寂寞,反而讓大家記住了一個清廉的好官。現在想想,那4000元和兩條煙,不光是小偷的意外收獲,更像是個鏡子,照出了啥叫真正的公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