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6日是小米成立15周年,國內企業(yè)講究“周年慶”,尤其是逢五逢十規(guī)格都不低。但因為一場全民皆知的車禍,小米度過了可能是成立以來最低調的一次“生日”——盡管這起事故的原因還未蓋棺定論。
雪上加霜的是,從3月底遭遇輿論風暴以來,小米不僅沒能擺脫事故陰影,反而負面纏身。前不久,小米SU7 Ultra開孔機蓋又陷入虛假宣傳風波,被用戶直指缺乏此前官方宣傳的實用性。
自去年3月小米SU7發(fā)布后,小米股價在一年內大漲了近4倍,但在遭遇輿論風暴的20天里,小米股價最高下跌了近40%。
在這個關口,小米需要一針強心劑掃去陰霾。
5月22日,小米舉行15周年戰(zhàn)略新品發(fā)布會,一口氣發(fā)布了自研手機SoC玄戒O1,以及首發(fā)搭載該芯片的小米15S Pro、純電SUV小米YU7、小米平板7 Ultra等多款新品。
小米把這場發(fā)布會定為“新起點”,這不僅是小米自研芯片的新起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小米邁向下一個15年的新起點。
4年134億,玄戒O1性能直追蘋果
從參數上說,玄戒O1的性能表現基本處于目前手機SoC的第一梯隊。
雷軍表示,玄戒O1安兔兔跑分超過300萬分,其擁有 190 億個晶體管,采用目前最先進的 3nm制程工藝,芯片面積僅 109mm2。
架構方面,玄戒 O1 采用了十核四叢集 CPU,擁有雙超大核、4 顆性能大核、2 顆能效大核、2 顆超級能效核,超大核最高主頻 3.9Hz,單核跑分超 3000 分,多核跑分超 9500 分。
GPU 方面,玄戒 O1 采用了最新 Immortalis-G925 16 核圖形處理器,支持動態(tài)性能調度技術。雷軍表示,其GPU性能超蘋果 A18 Pro,且功耗更低。
高性能芯片都是用錢堆出來的,玄戒O1也不例外。雷軍表示,截至今年4月,4年內小米在芯片研發(fā)領域共投入超過135億元——這相當于2024年小米凈利潤的一半。
首搭玄戒O1的兩款設備分別為:小米15S Pro售價5499元和5999元;小米平板7Ultra,售價5699元起。
除了玄戒 O1,還有另一款重磅芯片玄戒T1,它將搭載在小米Watch S4 eSIM 15 周年紀念版上。最重要的是,玄戒T1集成了小米自研的4G基帶。雖然小米沒有透露關于5G基帶的信息,但玄戒T1顯示出小米極有可能在研發(fā)5G基帶。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5G基帶難度極高,甚至不亞于重新設計一款SoC,蘋果自研5G基帶長期難產就很能說明了這一點。
從技術層面來說,玄戒O1是中國大陸首次成功實現3nm芯片設計突破,填補了國內先進芯片的設計空白,無疑是一次里程碑事件。同時它也意味著國產芯片的設計、研發(fā)水平已經追平了當前全球最先進的水平。
如果玄戒O1后續(xù)能夠贏得用戶認可,取得一定的市場成績,無疑將極大推動小米,乃至國內的芯片發(fā)展。
尤其是對于小米自己來說,玄戒O1標志著其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后,全球第四個擁有自研SoC能力的手機廠商。如果暢想一下未來,正如華為在其汽車業(yè)務上使用自研麒麟芯片一樣,或許小米最終也會在小米汽車上使用自研的車機芯片或自動駕駛芯片。
因此,玄戒O1不僅僅只是小米手機芯片的一次突破,還藏著小米更大的野心。
小米YU7,堅持高性能標簽
過去一年,國內又上市了近百款新車,但如果要選出一輛最受關注的新車,小米SU7恐怕當仁不讓。無論是排產周期長達半年以上,還是小米SU7事故引發(fā)的輿論關注,關于這輛車的每一條動態(tài)幾乎都能登上熱搜。
在小米SU7空前的熱度下,第二款車型小米YU7同樣繼承了前輩的關注度,其在上市前就被認為是特斯拉Model Y最大的競爭對手——正如小米SU7銷量超越Model 3那樣。
但正如小米SU7過去一年遭遇的風波,輿論充分展示了“天使與魔鬼”的兩面性,小米YU7能否復刻前輩的成功,最終還是得回歸到產品本身。畢竟,外界再怎么評價小米和雷軍的營銷,都沒法否認小米SU7本身優(yōu)秀的產品力。
因此,小米YU7不出意料地把重點放在了產品本身上。
和小米SU7一樣,小米YU7同樣主打豪華高性能,強調駕駛和操控,在目前一眾強調家用、舒適的新能源SUV中顯得相當異類,但這也給了小米YU7更多打造差異化競爭的空間。
具體來說,小米YU7在保留了小米SU7的家族式犀利外觀的同時,在內飾和配置上作出了相當多的改變。
小米 YU7 長寬高分別為 4999/1996/1608(1600)mm,軸距達到 3000mm,定為中大型 SUV,YU7標準版即搭載激光雷達和英偉達Thor 芯片,后者擁有700TOPS 算力。
車內方面,小米YU7前排具備 100mm 頭部空間,主副駕配備 12 層結構零重力座椅、全車搭載 Nappa 真皮座椅;后排具有 77mm 頭部空間和 73mm 膝部空間,后排帶有 135°電動座椅,支持電動無極調節(jié)。
小米YU7內飾的一大變化在于新搭載的“天際屏”,其采用 3 塊 Mini LED 屏幕,支持 1.1米超寬全景顯示、108PPD 超視網膜級高清顯示,借助曲面投影技術可反射到前風擋下的黑區(qū)。
具體來說,“天際屏”的主駕可顯示關鍵信息,副駕區(qū)域則可顯示音樂卡片等娛樂信息。在開啟輔助駕駛后,儀表還會自動啟動 SR 功能;左右轉向還支持顯示盲區(qū)影像。
動力方面,頂配版小米YU7 Max峰值功率達508kw,0-100km/h加速最快只需3.23秒,全系搭載 800V 碳化硅高壓平臺,最大充電倍率可達 5.2C,15 分鐘最快補能 620km。
小米YU7的另一大亮點是續(xù)航,其入門版采用96.3kWh的電池包,但卻擁有835km的官標續(xù)航,百公里電耗僅為11.5kWh,雷軍稱其為中大型SUV最長續(xù)航。
安全方面,該車內嵌 2200Mpa 小米超強鋼熱氣脹管(內嵌式防滾架),雷軍稱,A 柱承載能力提升 25%、B 柱承載能力提升 70.5%。
發(fā)布會前雷軍就表示,本場是技術發(fā)布會,不會公布小米YU7的售價,其上市時間將在今年7月。發(fā)布會上,雷軍也談到YU7的定價,他表示,有網友提到19萬9,“這是不可能的,對標Model Y的配置,賣到30幾萬差不多”。
不過,按照行業(yè)慣例,同代車型SUV通常會比轎車貴2萬-3萬元,小米SU7為21.49萬元起售,因此YU7的起售價可能會在25萬元左右。
小米新起點,還缺什么?
如果拋開近期的輿論風波,僅從財務和經營狀況來說,小米正處于成立以來最好的時間。
根據財報,小米集團2024年?總營收達3659億元,同比增長35%;經調整凈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41.3%?,雙雙創(chuàng)歷史新高。核心業(yè)務中,智能手機收入1918億元,智能電動汽車首年貢獻328億元收入,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041億元。
一個更大的好消息是,投入較大的智能電動汽車等創(chuàng)新業(yè)務經調整凈虧損62億元,其中第四季度虧損7億元,虧損幅度大幅收窄。
這份財報如此優(yōu)秀,以至于雷軍稱之為小米“史上最強年報”。
進入2025年,小米延續(xù)了此前的強勢表現。
據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曝光的數據,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 15 系列激活量達444 萬部,超越了華為 Mate 70 系列的437 萬部,并且二者在國產旗艦機型中呈現 “斷檔式領先”。這意味著,小米手機已經真正在高端市場站穩(wěn)腳跟。
汽車銷量方面,今年前1-4月小米SU7系列累計交付10.4萬輛,月均交付2.6萬輛。而今年小米汽車的交付目標是35萬臺,也就是說如果小米SU7能繼續(xù)保持目前的交付量,小米YU7只需在上市后,保持每月交付7000輛就能完成銷量目標。
更重要的一點是,和手機類似小米在超高端豪華汽車市場同樣取得了突破。今年3月上市,售價超過50萬元的小米SU7 Ultra月均銷量超過2000輛,連續(xù)兩個月位居50萬元以上新能源轎車銷量冠軍。
手機和汽車雙雙站穩(wěn)高端市場,自研芯片又取得突破,那么,小米還有短板嗎?
答案是肯定的:AI。
目前,小米在AI領域最廣為人知的動作仍然是,去年底挖走了有著“AI天才少女”之稱的DeepSeek開源大模型DeepSeek-V2的關鍵開發(fā)者羅福莉。
今年3月,小米推出專注推理能力的開源大模型MiMo,僅用7B參數規(guī)模在數學推理和代碼競賽測評中超越OpenAI的閉源模型o1-mini以及阿里32B規(guī)模的QwQ,初步展示了自己的AI能力。
但在更多AI應用方面,小米還未拿出如手機、汽車那樣超越競爭對手的產品。
當然,連3nm芯片從無到有都能成功,小米AI同樣大可期待。發(fā)布會上,雷軍表示,未來五年小米將在研發(fā)領域投入超過2000億元——相當于2020-2025年總投入的2倍。
過去,小米一直被外界詬病“營銷大于實力”,但在今天之后,或許可以重估小米的下一個15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