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暴云團遍地開花,江南多地迎來極端強降雨
5月22日凌晨前后,隨著多股天氣系統交匯激蕩,南方地區進入新一輪暴雨核心時段。來自新疆的冷渦、高原槽與北方干熱氣團碰撞,而副熱帶高壓又向西推進,幾大系統在中東部區域激烈對撞,迅速激發出大范圍的雷暴云團。湖南西北部成為第一批遭遇暴雨沖擊的重災區,張家界與常德之間的慈利縣、桃源縣、永定區等地,數個鎮區自凌晨起便被暴雨云團牢牢籠罩,幾乎沒有間斷。根據自動站數據,牛車河鎮在短短7小時內就接收了337毫米的降水,水文雨量站的最大降雨值甚至逼近400毫米,屬于極端特大暴雨等級。
這種強降雨呈現出典型的滯留性特征,即暴雨云團在原地反復輸出降水,造成某一小片區域長時間遭遇集中的水汽傾瀉。大氣中層風速偏弱,濕度高,風場結構也對這種對流云團駐留起到了推動作用。受此影響,當地中小河流快速漲水,城市低洼地帶積水嚴重,山區則面臨山體滑坡與突發山洪,防災形勢嚴峻。
二、氣旋生成,江漢至江南大片區域進入風暴核心
隨著降水系統繼續東移,高原槽進一步加強并激發出氣旋系統。氣旋中心在湖北境內逐漸成型,其核心環流將整個江漢平原、中游長江流域以及周邊地區全部納入暴雨影響范圍。湖北大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南中北部已陸續進入暴雨帶核心,江浙一帶也面臨強降雨的逐步滲透。
氣旋不僅帶來持續性的降雨,由于它系統性改變區域的水平與垂直風場結構。在其外圍環流帶動下,南風水汽不斷向中部地區輸送,配合低層輻合和上層輻散,令對流活動更加旺盛,暴雨帶可能在多個區域出現短暫停滯,極易形成洪澇災害。更為值得警惕的是,廣西北部作為氣旋后側的尾巴區域,即將面臨冷空氣滲透,與南側暖濕氣流在此交匯,預計也會出現強對流活動。大風、雷暴、短時強降雨乃至冰雹等天氣將接連發生。
此外,從地形因素來看,長江中下游地區本身水系發達、地勢起伏復雜,本輪降水在多個關鍵支流區域集中爆發,不僅會對農業生產和城鄉交通構成干擾,還需特別關注水庫、河道的安全運行狀態。小到小河溝,大到主干道流域,洪澇風險迅速攀升。
三、強降雨仍在持續,警惕山洪地質災害突襲式爆發
截至中午,來自多地氣象和水文站的數據顯示,此輪暴雨強度和范圍仍在擴大。暴雨云團呈現出多核結構,并且有部分區域降水強度再度增強,尤其在江西、湖南、湖北交界山區,強降雨帶可能形成次級暴雨中心。預計整個降雨過程將在24小時至36小時內持續,部分站點累計降雨或將逼近500毫米,屬于典型的致災級暴雨尺度。
在南方尤其是丘陵山區和中小山地廣泛分布的區域,這種高強度、長時間降雨的風險更為復雜。首先是山洪風險:大量雨水短時間內匯入溝谷,極可能沖毀山路、橋梁與村莊通道;其次是地質災害隱患,山體因飽和積水發生滑坡、泥石流的概率大幅上升。一些在強降雨前就有地質病害的地帶,如棄土堆、老滑坡體等,也需要特別防范。此外,由于氣旋可能還會與副熱帶高壓繼續互動,不排除暴雨重心再次發生偏移,形成多輪襲擊的局面。因此,建議相關地方的朋友們密切關注最新氣象預警信息,加強自我防范意識,盡量不前往山地、低洼或河道周邊活動。考慮此輪暴雨不同于一般的短時強對流,具有相當大范圍的面雨量,在旱澇轉換劇烈的當下,更需要平衡水資源調度、做好嚴格的防汛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