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5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就伊核問題談判相關情況提問,外交部發言人對此作出回應,這一問答再次將美伊核問題談判推到國際輿論的聚光燈下。自美伊重啟關于核問題的間接談判以來,局勢波譎云詭,雙方態度的微妙變化,讓全球都在關注場關乎中東乃至世界局勢穩定的博弈。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5月14日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高級顧問阿里?沙姆哈尼表示,伊朗愿承諾永遠不制造核武器,去除高濃縮鈾庫存,同意只將鈾濃縮到民用所需的較低水平。國際原子能機構曾指出,伊朗所儲備的高濃縮鈾,在理論上具備制造多枚核彈的潛力。但伊朗始終強調其核計劃用于和平目的,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成員,伊朗認為自身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權利。此次沙姆哈尼的表態,無疑是伊朗在談判桌上展現出的重大讓步。伊朗做出如此妥協,背后有著復雜的考量。
哈梅內伊(資料圖)
長期以來,美國的制裁讓伊朗經濟承受重壓,貨幣里亞爾大幅貶值,通貨膨脹急劇上升。在地區層面,伊朗的盟友如敘利亞阿薩德政府也遭受沖擊,伊朗的“戰略縱深”被壓縮。伊朗試圖通過這一讓步,打破外交孤立,換取經濟喘息空間。
然而,面對伊朗的讓步,特朗普政府似乎并不滿足。當地時間5月15日,特朗普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表示,伊朗已經同意了有關核問題協議的部分條件,但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隨后強調,任何美國和伊朗達成的協議都必須包括“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美國不允許伊朗進行任何鈾濃縮活動,“哪怕是生產豐度僅1%的濃縮鈾”。此前,美國最初的立場是只要伊朗不發展核武器,可保留濃縮鈾工程和民用核設施,但近期立場卻突然強硬起來。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伊朗方面則堅決捍衛自身權利。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回應稱,威特科夫的言論“完全脫離談判現實”,伊朗的鈾濃縮能力一直是伊朗人民的“核心權利”,也是伊核談判的“紅線”。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希齊揚也多次強調,伊朗的核計劃只用于和平目的,“伊朗不尋求戰爭、動亂和核彈”,但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不容剝奪。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0日更是警告參與間接談判的美方代表謹言慎行,不要提出“荒唐”的要求。
美國在伊核問題上的強硬態度,背后有著多重因素。從國內政治來看,共和黨強硬派與以色列游說集團一直要求徹底消除伊朗的核潛力。在國際層面,雖然沙特、阿聯酋等地區盟友不希望中東地區再度陷入動亂,但美國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回應盟友對于伊朗地區影響力的擔憂。此外,特朗普政府也希望通過在伊核問題上展現強硬,向國內和國際社會證明其外交政策的有效性。
伊朗(資料圖)
與此同時,以色列的動向也為美伊核談判增添了不確定性。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報道,美方新情報顯示,以色列正準備襲擊伊朗核設施,以軍近期調動了航空彈藥并進行空中演習。有分析認為,若美國與伊朗達成一項以色列無法接受的協議,以色列可能自行采取軍事行動。這對于美伊談判而言,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干擾因素。
美伊雙方目前已舉行了四輪間接會談,第五輪會談或于近期在意大利羅馬舉行。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巨大。美國要求伊朗徹底停止鈾濃縮活動,而伊朗將本土濃縮鈾生產視為不可剝奪的主權權利。若美國不放棄其強硬立場,伊朗也堅守底線,那么美伊核談很可能陷入僵局。而一旦談判破裂,不排除美國對伊朗采取進一步制裁措施,甚至軍事威脅也會再度升級,這對于本就動蕩的中東地區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這場美伊核博弈最終將走向何方,國際社會正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