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拜登辦公室發表了一份聲明,證實美國前總統拜登已經被確診患有前列腺癌,并且癌細胞已經擴散。這說明拜登的病情只能進行保守治療,很難有康復的可能性。該聲明指出,拜登是上周因身體情況入院被查出泌尿系統存在問題,隨后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拜登已經患上前列腺癌。
特朗普在得知消息后,也一反常態,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對拜登患病消息感到悲痛,并向拜登及其家人致以祝愿。
特朗普的這番表態,可以說是意味深長。此前拜登一直被特朗普視為“清洗”的對象。畢竟自己在第一任期卸任后,針對特朗普的起訴也好,搜查海湖莊園也罷,都是拜登任期內搞出來的事情。特朗普作為一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狠角色,不太可能會放過拜登。而特朗普這番表態,顯然已經有了主動緩和和拜登關系,甚至是在釋放“既往不咎”的信號。
那問題就來了,為什么特朗普會一改常態放了拜登一馬?
直接原因是拜登雖然在民主黨內依舊有重要地位,但是早已不可能威脅特朗普的總統地位,尤其是在共和黨同時控制國會的情況下,在進行中期選舉之前,特朗普都是大權獨攬,拜登究竟是死是活,都不能改變特朗普的地位。
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拜登這份聲明可能和民主黨內斗有關,而特朗普作為共和黨人,自然樂見民主黨的“自相殘殺”。
但值得一提的是,拜登辦公室發表這一聲明卻顯得格外特殊。這一份聲明的背景主要有兩個,一是有聲音質疑拜登在任內掩蓋自身身體狀況;二是民主黨內部發生內斗。
在這份聲明發表之前,美國媒體就曝光了美國司法部調查人員和拜登在2023年談話的錄音視頻。這份聲明談到了很多時間節點,包括拜登大兒子去世的時間,以及特朗普首次當選美國總統的時間。但在這兩個時間上,拜登都出現了記憶力混亂的情況,記不住具體時間。除此之外在公布的第二段錄音中,可以明顯發現拜登說話緩慢,以及經常性地陷入長時間的停頓,甚至出現在一句話沒說完就突然轉移話題的情況。
有觀點認為,拜登在第一任期結束前尋求連任時,白宮和民主黨都在蓄意掩蓋拜登身體條件已經嚴重退化,已經很難勝任繼續擔任美國總統,但白宮和民主黨內部,為了繼續成為執政黨,已經不顧及美國的國家利益。
美國一位新聞主播塔柏和新聞記者湯普森共同出版了一本名為《原罪》的書,書中大量闡述了在美國2024年大選之前,白宮和民主黨掩蓋拜登身體狀況的行為。該書的出版,也引起了美國新聞界的震動 ,紛紛將矛頭指向拜登和民主黨,拜登和民主黨都成了被口誅筆伐的對象。
拜登在這時候曝光自身患癌,就是在后退一步把自己摘干凈,表示自身并沒有政治野心,也無力參加民主黨那個的內斗,然后功成身退,留下爛攤子讓民主黨自己慢慢收拾。
值得一提的是,民主黨更想把問題扣在拜登頭上。在曝光隱瞞身體狀況后,民主黨那個內部,要求拜登為去年的總統大選失敗擔責。親民主黨媒體稱,希望拜登能夠重新審視在大選中的失敗,而非將失敗歸咎于客觀原因。前民主黨國會議員奧羅克更是直接痛批拜登辜負了國家,在大選前犯下了至關重要的錯誤,如果要重塑民主黨的公信力,那么拜登就必須要承認把事情“搞砸了”。
面對民主黨內部的壓力,拜登在這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作出了妥協,稱如果自己更早退出競選,民主黨可能面對的情況會有不同,這也算是拜登退了一步。但民主黨并沒有打算就此放過拜登,這也直接促使拜登宣布了自身患癌的消息。
一言以蔽之,拜登宣布患癌的消息,可能并沒有外界預想中的那樣簡單直接,而是拜登、民主黨以及特朗普多方博弈下的產物。這也說明美國政壇已經進入政治極化時代,政治斗爭已經不僅僅限于政治立場上的不同,已經上升到了對人身的攻擊。
按照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未來美國政壇恐怕人人自危,因為一旦對方上臺,就意味著自身將面臨巨大的人身安全風險和政治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